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作者: 陈其林肖邦祥朱兴雷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8-04-14
  • 出处:《世界文艺》 2008年第4期
  • 机构:与善因的结缘是源于一功大师。2003年8月8日,刚好立秋,下午一场大雨将久旱的瓷城洗涤得干干净净。久旱逢甘雨,人也觉得更加清爽。傍晚时分便踏着积水,独上西山散步。在西山桥头遇见了一个和尚向我借路,询问广目天山寺的去径。听说这个和尚要去我们醴陵的圣地,遂告知他在桥头乘坐2路公交车至终点站就可找到。他说他号一功,是苦行僧,苦行僧只能徒步不能坐车,能否引一下路。因儿时受祖辈终日诵经拜佛的缘故,对弘佛之人总是敬畏,也颇感神秘,便老老实实领他经解放路,过醴陵大桥,直指阳三石,越立三故居,足足用了一个小时才到达。路上问他苦行僧是什么概念,他说这都是因果报应。我不懂因果但又不好问,深怕触及他的痛处。出家人不打诳语,可能他洞察了我的疑惑。他又说世上有善因,恶因,之所谓善因、恶因就是平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就是你们干部讲的相对论,他是因恶因而起,必须苦行苦修。什么是善因,什么是恶因,什么是苦行苦修,我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遂口里总是“哦、哦”的应付着。岁月荏苒,时光飞逝。与一功法师相别已是五年,但是有书信往来,前些天他又一次跟我来信,再一次讲起他对他的恶因悔罪,表述了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并且还说人必须增加善因缘,尽量避免制造恶因缘的观点。鼓励我要努力向上,使自已身心健康,家庭和乐,多结识良师益友,多行善法,要反对和抵制邪者、谣者、掠者、谎者这些恶法。佛法无边,佛理深奥,恐怕这辈子我是不能深谙了,但一功大师其心之诚、其心之善我还是读出来了。至于善因、恶因之义,又给了我一层领悟,那就是,芸芸众生之中,一个偶然的相遇,一个小小的引路举动就能赢得一个良师益友,这也许就是我的善因罢。《书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只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从佛法的立场来看,善恶是众生的一种现象。对佛而言,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是清净的、善的,“善”“恶”只是一念之间的事,但施善之举必会结善果,施恶必会结恶果,已是佛界的“教条”,也已是被人千百来验证的结局,与所谓的“实践出真知”都是一样的道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