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17例经病理证实或临床诊断的肝移植后PTLD患儿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观察病变累及的部位、范围、密度/信号/回声等特点。结果肝移植时年龄为8(7,11)个月,14例年龄<1岁。肝移植手术与诊断PTLD的时间间隔为22(10,34)个月,范围3~54个月,间隔<1年者(早发型)6例,≥1年者(晚发型)11例。15例伴有EB病毒感染。12例病理确诊的PTLD中,8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例为Burkitt淋巴瘤,1例为反应性浆细胞增生。17例PTLD患儿中,8例见淋巴结内组织受累,16例结外组织受累,后者包括腹部受累15例。腹部受累部位包括小肠14例、结肠7例、肠系膜4例、肾脏3例、肝脏2例、腹部淋巴结2例、腹膜1例、胃1例,腹部以外受累部位包括淋巴结7例、肺3例、颅骨1例、脑1例、胸膜1例、胸壁1例、鼻咽部1例。最常见的腹部影像异常是肠壁增厚、偏心性肿块、肠腔扩张,可累及小肠、结肠,前者较多。累及肝脏、肾脏者表现为多发肿块。腹部外PTLD最常见表现为淋巴结增大,见于7例患儿,颈部最多见,表现为淋巴结短径大于10 mm,密度/信号均匀,轻度强化。结论儿童肝移植术后数月到数年均可发生PTLD,可累及全身多部位,结外病变多于结内病变,腹部受累最多见,EB病毒感染率高。结合病史、EB病毒感染状态、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 标签: 肝移植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儿童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聚乙烯醇(PVA)水凝胶为基质的复合超声仿组织体模3D打印水凝胶材料的评估。方法利用西门子ACUSON OXAN超声仪器检测选用甲状腺VTIQ参数,探头为9L4,频率4~9 MHz,,第三代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VTIQ),检测已制备的5.0%wt的PVA纯水凝胶及分别含0.5%及8.0%氧化铝(Al2O3,3.0 μm/0.3 μm)、钛白粉[二氧化钛(TiO2)]、活性碳(C)纳米钙(Ca)纳米颗粒的5.0%wt PVA水凝胶复合物,二维超声及VTIQ对所制备的PVA水凝胶3D打印材料行量化检测。结果5.0%PVA水凝胶含0.5%Al2O3( 0.3 μm、3.0 μm)、8.0%Al2O3(0.3 μm、3.0 μm)、0.5%及8.0%TiO2、0.5%活性碳粉(AC),VTIQ值分别为(2.31±0.24) m/s、(2.45±0.13) m/s、(3.00±0.67) m/s、(2.34±0.21) m/s、(3.45±0.19) m/s、(2.49±0.26) m/s、(3.04±0.18) m/s,所测得VTIQ值及与既往文献人体器官、组织VTIQ值在同一范围。5.0%PVA水凝胶含0.5%、8.0%TiO2,Al2O3(3.0 μm/0.3 μ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5、-4.141、-18.741,P<0.05)。结论5.0%PVA水凝胶含0.5%C,0.5%、8.0%TiO2,Al2O3(3.0 μm/0.3 μm)的配比可用于制备超声3D打印仿组织体模。

  • 标签: 聚乙烯醇 3D打印材料 灰阶超声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
  • 作者: 刘丽 王纪文 王翠锦 王英燕 贺影忠 周昀箐 杨波 陶悦 钟玉敏 苟雪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5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16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上海 200127,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上海 200127,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转化医学感染研究所,上海 200127,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放射科,上海 200127,广州微远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5105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脑血肿为突出表现的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及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对单纯疱疹病毒脑炎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治的1例以脑血肿为突出表现的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和临床治疗及预后,并检索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4岁,伴有低热、头痛、抽搐和呕吐,于当地医院行影像学检查后考虑患儿颅内占位,瘤内出血可能。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后行头颅CT检测显示颅内多发出血灶,伴血液系统疾病并发症可能,查血常规及凝血常规未发现异常,骨髓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脑脊液生化正常,常规白细胞8×106/L,脑脊液涂片、培养、二代测序均为阴性,脑脊液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检查亦均为阴性,脑组织活检提示炎症可能。行脑组织mNGS提示单纯疱疹病毒1型双份标本阳性,明确为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3周后,患儿病情好转,随访5个月,患儿四肢瘫痪,仅有眨眼及吞咽等活动。结论临床上不能排除脑炎的脑血肿等颅内出血,要考虑到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可能性;mNGS有助于明确中枢神经系统病原体的诊断。

  • 标签: 颅内出血 脑血肿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脑组织宏基因二代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