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生复杂先心病手术一直以来都是先心病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治疗理念及手术技术的不断革新,新生复杂先天性心脏在术前评估手段、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应用材料等方面均得到了进一步细化,各类疾病也逐渐形成相对规范完整的体系。为了进一步降低患儿手术病死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目前新生复杂先心手术的治疗方向逐渐趋向于低术龄化、低体质量化及双心室化治疗。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新生复杂先心病外科治疗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总结部分复杂先天性心脏(先心病)拟行单心室姑息而最终转换为双心室解剖纠治的外科策略。方法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14例原计划拟行单心室矫治的复杂先心病患儿最终转换为双心室解剖矫治,依据左、右心室发育及解剖特性分为2组:左右心室对称组(9例),均表现心内畸形复杂,但左、右心室发育对称,包括室间隔缺损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4例、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狭窄2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伴右心室双出口伴主动脉弓离断1例、右心室双出口伴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伴房室连接不一致1例和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1例;左、右心室不对称组(5例),均为功能单心室,包括心脾综合征3例、心室不平衡型完全房室间隔缺损2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死亡、心脏功能及再手术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左右心室对称组接受双心室解剖矫治等待期(56.4±38.9)个月,术后死亡1例,早期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2例、胸腔积液3例和肺部感染2例。左右心室不对称组接受双心室解剖矫治等待期(20.4±15.8)个月,不对称侧的心室舒张期末容积(33.6±2.1)ml/m2,术后无死亡,早期并发症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心律失常1例和肾功能衰竭1例。两组手术时间、气管插管和ICU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4个月~3年,无院外死亡病例,左右心室对称组1例因上腔静脉与右心耳吻合口梗阻而再手术,左右心室不对称组1例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而置入心内膜永久性起搏器,全组心功能NYHA分级均为Ⅰ-Ⅱ级。结论不论左右心室发育良好或不对称的复杂先心病在计划拟行单心室矫治术前,通过术前的综合评估均有助于发现适宜病例,根据其解剖特性采取相应的双心室转换外科策略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中远期结果仍需进一步随访。

  • 标签: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双心室转换 单心室矫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单中心149例小儿心外科手术的经验,提供安全可行的管理策略。方法针对COVID-19疫情的流行学特点,建立隔离观察14天的管理策略,用于疫情期间小儿心外科手术安排。回顾分析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3月20日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该管理策略指导下完成149例危重先心病外科手术的临床资料。主要复合终点是死亡和术后COVID-19疑似或确诊。结果149例患儿中男73例(49.0%);中位年龄136天。21例(14.1 %)来自上海,1例(0.7%)来自湖北省,127例(85.2%)来自非湖北、非上海地区。1例(0.7%)隔离未满14天的外地患儿在特殊防护下急诊手术;余148例(99.3%)进行了限期手术。1例(0.7%)死亡,术后无COVID-19确诊或疑似病例。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采用特定的管理策略能够安全实施小儿心脏外科手术,该管理策略可供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对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 小儿 心外科 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