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南北两城市深圳和太原市大气细颗粒(PM2.5)主要成分及其污染来源。方法采集2017至2018年深圳和太原市空气中PM2.5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Pb)、铝(Al)、砷(As)等10种金属元素浓度,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氟化(F-)、氯化(Cl-)、硫酸盐(SO42-)等10种水溶性离子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萘、苊烯、苊等16种多环芳烃(PAHs)浓度,用碳质分析仪测定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含量;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PM2.5的污染来源。结果太原市PM2.5样品中Pb、锰(Mn)、As、镍(Ni)、F-、OC、EC浓度明显高于深圳市,钠盐(Na+)、Cl-、磷酸盐(PO43-)浓度低于深圳市(P<0.05);除萘外,太原市PM2.5样品中其余PAHs浓度均高于深圳市(P<0.05)。深圳市PM2.5样品中金属元素与水溶性离子污染来源由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因子(42.64%)、建筑/土壤因子(34.22%)和海洋因子(17.93%)构成,PAHs主要来源于燃油与机动车尾气因子(38.58%)、燃煤因子(30.78%)、生物质燃烧因子(24.38%)。太原市PM2.5样品中金属元素与水溶性离子来自建筑因子(30.26%)、燃油燃煤因子(24.58%)、二次粒子/土壤因子(22.03%)及工业因子(18.89%),PAHs主要来自燃油与机动车尾气因子(54.71%)、燃煤因子(43.54%)。结论深圳和太原市PM2.5成分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环境健康管理,根据各地污染来源有针对性进行治理。

  • 标签: 颗粒物 细颗粒物 空气污染物 金属 离子 烃类,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