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与干预策略成为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关注焦点。本论文旨在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与干预策略,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为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和学习问题。在识别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与家长和教师的交流以及使用心理评估工具来确定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干预方面,有多种策略可供选择,包括心理教育、个体心理咨询和家庭支持等。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发现,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小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识别 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因此,幼儿的早期阅读就成了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 标签: 中班幼儿 早期阅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血液检测指标变化值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血液检测指标变化值,包括白细胞计数(Δ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ΔNE)、淋巴细胞绝对值(ΔLY)、单核细胞绝对值(ΔMO)、动脉血氧分压(Δ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ΔPaCO2)、动脉血pH值(ΔpH)、HCO3-(ΔHCO3-)、剩余碱(ΔBE)、血乳酸(ΔLac)、总蛋白(ΔTP)、白蛋白(ΔALB)、丙氨酸转氨酶(ΔALT)、天冬氨酸转氨酶(ΔAST)、总胆红素(ΔTBil)、直接胆红素(ΔDBil)、血尿素氮(ΔBUN)、血清肌酐(ΔSCr)、血清钙离子(ΔCa2+)、血清钾离子(ΔK+);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对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5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99例,病死率为39.4%。死亡组入院24 h内ΔWBC、ΔLac、ΔALT、ΔAST、ΔTBil、ΔDBil、ΔBUN、ΔSCr及ΔK+升高幅度均显著大于存活组,而ΔPaCO2、ΔHCO3-、ΔBE、ΔTP及ΔALB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存活组。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ΔLac、ΔSCr及ΔK+是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1.662(0.997~2.772)、1.045(1.010~1.083)和4.555(1.190~17.429),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ΔLac、ΔSCr及ΔK+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9(95%CI为0.505~0773)、0.811(95%CI为0.704~0.917)和0.649(95%CI为0.519~0.779)。当ΔLac最佳临界值为1.85 mmol/L时,敏感度为87.9%,特异度为47.7%,诊断准确率为70.2%;当ΔSCr最佳临界值为37.75 μmol/L时,敏感度为84.4%,特异度为77.9%,诊断准确率为80.5%;当ΔK+最佳临界值为0.42 mmol/L时,敏感度为36.6%,特异度为90.7%,诊断准确率为68.3%。将ΔLac、ΔSCr、ΔK+三者联合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效能大于单一指标,AUC为0.911,95%CI为0.834~0.989。结论入院24 h内ΔLac、ΔK+、ΔSCr均是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当患者入院24 h内ΔSCr>37.75 μmol/L时,提示患者预后不佳;联合分析ΔLac、ΔSCr和ΔK+比单一指标能更准确预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

  • 标签: 中毒 百草枯 血清肌酐 钾离子 乳酸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女性患者接受131I治疗与否对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接受双侧甲状腺全切的PTC女性患者356例(患者组),年龄21~65(41.00±9.64)岁。应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开发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30(QLQ-C30)(简称EORTC QLQ-C30)进行HRQOL评估,分别比较400名与上述患者年龄相匹配[21~65(41.70±9.38)岁]的健康女性体检者(对照组)与患者组在EORTC QLQ-C30各领域得分[ 包括5个功能领域、9个症状领域以及独立的总体生活质量(GQOL)]。根据是否接受过131I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131I治疗组(205例)和未治疗组(151例),分别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EORTC QLQ-C30各领域得分。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结果患者组术前的GQOL得分(59.11±21.12)明显低于对照组(83.08±14.62),除了身体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领域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除了疼痛以外的其他症状领域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958~-4.673,均P<0.05)。术后6个月,患者组的GQOL得分(73.88±18.04)虽然仍低于对照组,但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提升,除了身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领域的得分均比术前升高,除了乏力、疼痛、气短以外的其他症状领域的得分均比术前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790~ -2.876,均P<0.05)。术前131I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GQOL及其他所有领域的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876~-0.001,均P>0.05)。术后1个月,131I治疗组的TSH和Tg水平明显高于未治疗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159、-10.061,均P<0.01);131I治疗组的GQOL得分(50.57±17.72)低于未治疗组(55.74±18.82),功能领域的得分均低于未治疗组,除了疼痛、腹泻、经济困难以外的其他症状领域的得分均高于未治疗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512~ -2.550,均P<0.05)。术后3个月,131I治疗组的GQOL得分(64.43±32.12)仍低于未治疗组(72.68±17.29),但131I治疗组功能领域仅有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的得分低于未治疗组,症状领域仅有失眠、食欲下降的得分高于未治疗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939~ -0.984,均P<0.05)。术后6个月,131I治疗组的GQOL得分及其他所有领域的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2.550~-0.008,均P>0.05)。结论131I治疗不影响早期PTC女性患者术后6个月及以后的HRQOL。

  • 标签: 碘放射性同位素 近距离放射疗法 甲状腺癌,乳头状 生活质量 EORTC QLQ-C3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6年6月之2018年7月之间收治的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治疗措施,并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患者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来说,对患者进行早期临床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甲状腺指标水平更快的恢复正常,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早期治疗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就诊的75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按照编号单双数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早期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早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评价(1)治疗依从性;(2)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3)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早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早期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3)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 治疗依从性 治疗效果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