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2015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约为78.7万例,其中大部分肺癌于发现时就已处于中晚期。随着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腺癌在筛查中被发现。早期腺癌的影像学常表现为含有磨玻璃成分的部分实性结节。结节的影像学表现虽然并不能精准的预测结节的病理类型,但实性成分和磨玻璃成分仍然对病理有一定的提示作用,部分实性结节实性成分的最大径比整个结节的最大径能更好的区分预后。随着分子影像学和分子病理学的发展,部分实性结节的影像学表现与侵袭性关系越来越受关注。部分实性结节性质特殊,相较于纯磨玻璃结节其性质活跃,易进展迅速;而相较于纯实性结节,其侵袭性不足,淋巴结转移率低且预后较好。目前,国际上推荐对高度怀疑恶性的部分实性结节采取主动干预的措施。文章聚焦于部分实性结节的诊断和治疗,从结节的分期、随访、手术治疗、基因检测和免疫治疗方面作一系统阐述。

  • 标签: 肺肿瘤 部分实性结节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2015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约为78.7万例,其中大部分肺癌于发现时就已处于中晚期。随着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腺癌在筛查中被发现。早期腺癌的影像学常表现为含有磨玻璃成分的部分实性结节。结节的影像学表现虽然并不能精准的预测结节的病理类型,但实性成分和磨玻璃成分仍然对病理有一定的提示作用,部分实性结节实性成分的最大径比整个结节的最大径能更好的区分预后。随着分子影像学和分子病理学的发展,部分实性结节的影像学表现与侵袭性关系越来越受关注。部分实性结节性质特殊,相较于纯磨玻璃结节其性质活跃,易进展迅速;而相较于纯实性结节,其侵袭性不足,淋巴结转移率低且预后较好。目前,国际上推荐对高度怀疑恶性的部分实性结节采取主动干预的措施。文章聚焦于部分实性结节的诊断和治疗,从结节的分期、随访、手术治疗、基因检测和免疫治疗方面作一系统阐述。

  • 标签: 肺肿瘤 部分实性结节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的3 336例结节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肿瘤切缘距离确定靶组织范围后,将区域内累及的主要血管、支气管行解剖性离断,沿切割平面切除靶组织,完成解剖性亚肺叶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或采样。结果3 336例结节患者中,多发结节668例,孤立性结节2 668例。术后病理为良性283例,浸润前病变1 197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38例,原位腺癌445例,微小浸润性腺癌714例),浸润性腺癌1 713例,非腺癌73例,转移性癌70例。1 786例浸润性原发肺癌患者中,11例行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后病理分期为ypⅠA期;1 775例未行新辅助治疗,TNM分期为ⅠA期1 587例,ⅠB期112例,ⅡA期3例,ⅡB期18例,ⅢA期37例,ⅢB期9例,Ⅳ期9例。手术时间为(127.3±55.3)min,术后住院时间为(4.8±2.4)d,≥3级并发症发生率为1.1%(38/3 336),术后30 d无死亡患者。结论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同时兼顾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的3 336例结节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肿瘤切缘距离确定靶组织范围后,将区域内累及的主要血管、支气管行解剖性离断,沿切割平面切除靶组织,完成解剖性亚肺叶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或采样。结果3 336例结节患者中,多发结节668例,孤立性结节2 668例。术后病理为良性283例,浸润前病变1 197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38例,原位腺癌445例,微小浸润性腺癌714例),浸润性腺癌1 713例,非腺癌73例,转移性癌70例。1 786例浸润性原发肺癌患者中,11例行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后病理分期为ypⅠA期;1 775例未行新辅助治疗,TNM分期为ⅠA期1 587例,ⅠB期112例,ⅡA期3例,ⅡB期18例,ⅢA期37例,ⅢB期9例,Ⅳ期9例。手术时间为(127.3±55.3)min,术后住院时间为(4.8±2.4)d,≥3级并发症发生率为1.1%(38/3 336),术后30 d无死亡患者。结论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同时兼顾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腔播散(STAS)对不同肿瘤大小的pT1N0M0期腺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511例行手术治疗的pT1N0M0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男285例,女226例,年龄[M(Q1,Q3)]60(53,66)岁。根据STAS状态将患者分为两组,即STAS(-)组(342例)和STAS(+)组(169例);并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八版肺癌术后病理肿瘤大小T分期(pT)进行分层分析,其中分为pT1a(pT≤ 1 cm,93例)、pT1b(1 cm<pT≤2 cm,280例)、pT1c(2 cm<pT≤ 3 cm,138例)及pT1b/c(1 cm<pT≤ 3 cm,418例)。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和逆概率加权(IPTW)调整的Kaplan-Meier(K-M)曲线分析STAS对纳入患者RFS的影响。结果STAS(+)组的复发率高于 STAS(-)组(22.5%比3.2%,P<0.001)。基于pT分层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pT1b和pT1c分层中,STAS(+)患者的复发风险分别比STAS(-)患者高4.56倍(95%CI:1.56~13.33;P=0.006)和3.16倍(95%CI:1.07~9.33;P=0.038)。pT1b/c、pT1b和 pT1c的STAS(-)组患者分别与全部pT1a患者相比较,R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4.97±0.72)比(84.05±1.11)个月,(85.60±0.74)比(84.05±1.11)个月,(81.49±1.63)比(84.05±1.11)个月;均P>0.05]。IPTW调整前后,pT1b/c中STAS(+)组与STAS(-)组患者的R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2.50±2.23)比(85.12±0.72)个月,(77.74±1.12)比(84.59±0.64)个月,均P<0.001]。此外,STAS(+)组与STAS(-)组相比,局部和远处复发率更高(分别为6.7%比1.2%和8.2%比3.6%,均P<0.05)。结论对于pT1bN0M0和pT1cN0M0的腺癌患者,STAS(+)患者局部和远处复发率更高,RFS更差。

  • 标签: 肺腺癌 pT1N0M0 气腔播散 逆概率加权 无复发生存 回顾性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