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民本主义植根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及其伦理型文化土壤之上,是中国古代以民众为君国生存利益根本,并阐发"固本"以"宁邦"道理的一种政治理论.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其理论实质系左翼王权主义;从农业化视角解读,其文明史性质可定义为古代世界最系统、最深刻、最实用的农业化管理理论.民本主义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旨趣判若天壤;它和抽象意义的人本主义及西方式民主亦分属不同的文化类型.欲推动民本传统转型为"新民本主义"、并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自觉的执政理念,其特异个性及文化局限,值得学界审慎把握.

  • 标签: 新民本主义 执政理念 政治学 民主 政治理论 从政
  • 简介:近代以来,整个中国近现代化进程大体都在政府主导下,以集权——集体的主体方式进行,始终难以摆脱"中体西用"的思维路径。其中通病,均在割裂"中西会通"的体用关系。通过中西人文主义的双向价值参照分析,提出中西核心价值优势会通的基本观点,来初步探讨民本传统的价值转型问题,是本文的意图。

  • 标签: 人文主义 个人主义 民本主义 中西会通
  • 简介:<正>提起保守主义,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文学著作中那类身着长袍马褂(或许还蓄一条老大长辫)在西装革履中昂然而行的“古董”形象,从而把它视为顽冥不化、抱残守缺、迂腐陈旧的象征。史学上,保守主义通常被用来指称一种落后、甚至反动的守旧势力;就是在一般的文化研究中,这一术语也大多出现于解释“文化滞后现象”的场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保守主义所下的定义是:“指倾向于维护历史形成的、代表着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事物”;其特征在“不相信人的本性以及没有经过试验的革新,只相信不中断的历史连续性和传统”。

  • 标签: 文化保守主义 中华文化史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历史连续性 文化观 历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