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作者: 何沛秦 石泽亚 彭希 石小毛 吴娟 李鑫 邱小英 黄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06期
  • 机构: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护理教研室,长沙 410005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急诊,广州 510000,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护理教研室,长沙 410005,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长沙 410005,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肿瘤科,长沙 410005,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广州 5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儿家长对儿童互联网医院感知与需求,为完善儿童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门诊就诊的11名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自拟提纲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是家长对儿童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认同度高;信息获取便捷、及时、安全的需求;诊疗服务专业可靠、有亲和力的需求;收费合理透明的需求。结论以儿童专科医疗机构为主体开展儿童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服务,符合广大家长的就诊需求,具有良好前景。同时儿童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应更多关注用户的便捷性、专业性、安全性与经济性,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 标签: 儿童 家长 互联网医院 感知 需求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需求导向的系统培训模式在胸痛中心导管室进修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导管室进修的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进修的护士设为对照组(n=57),2019年7月—2020年12月进修的护士设为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需求的系统培训模式,比较两组护士进修前后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水平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中的临床水平、管理水平以及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需求导向的系统培训模式在胸痛中心导管室进修护士中应用效果优于传统培训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士 进修 心导管室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个性化营养方案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2020年11月—2021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完成肾移植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进行抽签,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风险筛查的个性化营养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7、14天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如血肌酐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内的再入院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干预第3、7、14天的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而血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4天,试验组的总蛋白、血红蛋白、总铁结合力、血清铁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对于两组患者营养及肾功能指标的恢复均有影响(P<0.05);两组患者的总蛋白、血红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血肌酐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干预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红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血清铁的水平干预因素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患者再入院率为0,对照组为13.6%(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风险筛查联合个性化营养方案可有效提高肾移植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移植肾功能恢复,降低再入院率,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 标签: 肾移植 营养筛查 营养不良 个性化营养支持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为理论框架,结合文献检索、质性访谈、小组讨论,并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相关制度、政策等方法,初步构建质量评价指标条目池和初始问卷;第1、2轮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加以选择;第3轮问卷使用专家重要性赋值均数法明确指标的权重。结果3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2%、100%、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0.870和0.877,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101、0.105和0.119。最终形成了3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176个三级指标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基于质量三维理论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意见集中度较高,结果可靠性较强,能够为医疗机构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依据,引导与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我国健康发展。

  • 标签: 互联网护理 上门护理 居家护理 延续护理 护理质量评价 三维质量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层级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需求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4—5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一、二、三级医院的19 762名在职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其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需求,包括制度需求、安全需求、收费需求、质量需求和培训需求5个维度。结果19 762名被调查护士中,N0~N4级护士分别有135、4 736、8 847、4 827和1 217人。护士的安全需求排首位(4.68±0.52); N3、N4级护士的制度需求最显著,N0~N2级护士的安全需求最显著;培训需求是所有层级护理人员的第3位需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和职称是影响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P<0.01)。结论不同层级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需求高且呈多样化。

  • 标签: 护理 护士层级管理 互联网+护理服务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评价气管切开患者照顾者的照护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BSCO、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有关气管切开患者照顾者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1月30日。采用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5篇,中文文献2篇,6篇文献为现象学研究,1篇文献为扎根理论研究。最终归纳为10个类别,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照顾者心理压力超负荷,在角色适应和社交方面遭遇困境,状态消极;整合结果2:照顾者的照护能力不足,感到疲惫,出院后的过渡期难以适应,渴望得到支持;整合结果3:照顾者逐渐适应,积极面对现实,转变观念,在实现自我成长的同时学会了感恩。结论气管切开患者照顾者的状态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且存在多方面的心理、社会、家庭问题与照护指导需求,医护人员应重视气管切开患者照顾者的心理压力,为其提供疾病照护指导,帮助照顾者强化社会及家庭支持系统,减轻照顾者照护负担,提高照护质量。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照顾者 照护体验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患者对"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的需求,并分析其参与现状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9年4—6月对北京、广州、长沙3个城市7所三级医院共494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患者对"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使用需求问卷。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461份。患者对"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的需求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诊疗信息安全[(4.64±1.69)分]、服务能力[(4.62±1.77)分]、健康指导[(4.34±3.06)分]、专科护理[(4.24±3.79)分]。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医保类型、主要照顾者、家属所患疾病的数量是患者参与"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患者对"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具有现实的使用需求,建议针对患者需求建立护理服务体系,加强患者信息安全保障,扩大护士上门服务半径距离,丰富服务项目清单,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科学化服务。

  • 标签: 横断面研究 居家护理 患者需求 互联网+ 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湖南省在职护士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及职业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量性研究:2018年8月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湖南省各医院在职护士749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进行调查,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质性研究:随机选取参与量性研究的21名在职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资料饱和为原则,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整理。结果749名在职护士CD-RISC总分为(87.28±13.28)分,高于国内常模(65.40±13.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维度条目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力量性(3.69±0.55)分、坚韧性(3.41±0.58)分、乐观性(3.34±0.60)分。不同年龄、学历层次、工作年限、工作单位类型、受聘形式、职称的在职护士CD-RISC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295、5.446、6.915、3.238、4.342、7.91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与学历层次是其主要影响因素(P<0.05)。质性研究共提炼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2个主题,内在因素包括个人适应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指导意识普及不够,外在因素包括医院管理文化的差异、心理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缺乏及信任度不够。结论湖南省在职护士心理弹性水平高于国内常模,受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建议在今后的组织管理中健全护士权益保护法案,重视护士的在职教育并提供个性化职工心理服务通道,进一步加强医院内在的社会心理服务建设。

  • 标签: 护士 心理弹性 量性研究 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