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51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及心理状态,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UN、SCr水平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协同提高并巩固疗效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51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及心理状态,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UN、SCr水平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协同提高并巩固疗效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焦虑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临床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纳入200例焦虑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形式为消化内科常规模式,对照组患者在消化内科常规模式护理下加以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疾病知识掌握率、护理依从率、护理满意率、住院治疗时间。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对照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比观察组短,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护理依从率、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模式在焦虑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作用和意义,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提高依从性,有效改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提升护理满意率。

  • 标签: 焦虑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 临床健康教育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