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中介素(IMD)和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对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内皮细胞分为4组:(1)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共培养,加IMD处理作为HEMI组;(2)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共培养,无处理作为HEM组;(3)内皮细胞加IMD处理作为HEI组;(4)内皮细胞无处理作为HE组;将各组细胞在1%O2、94%N2、5%CO2条件下缺氧培养12 h后,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含量,体外血管形成实验检测内皮细胞的成管分支数。实验结果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上皮型钙黏分子(VE-cadherin)表达量HEMI(1.629±0.197、1.557±0.066、10.552±0.523)高于HEM(1.116±0.118、1.340±0.161、8.128±0.542)、HEI(1.278±0.096、1.078±0.088、7.523±1.211)、HE组(1.000±0.000,F=0.734、1.244、6.13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CD31)表达量HEMI(1.309±0.234、1.203±0.105、1.654±0.462)高于HEM(1.067±0.379、1.038±0.035、1.601±0.397)、HEI(1.225±0.091、1.101±0.038、1.605±0.207)、HE组(1.000±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083、5.434、6.428,P>0.05);VEGF表达量HEMI(0.904±0.005、1.922±0.457)高于HEM组(0.690±0.071、1.000±0.000,F=8.307、10.896,P<0.01),ELISA中加入IMD组(1.018±0.319)VEGFA浓度比值高于对照组(0.921±0.294,F=0.1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外血管形成中HEMI(22.289±0.131)、HEM(21.318±0.594)、HEI(21.533±0.867)、HE(20.755±1.798)高于NE组(18.731±0.525,F=5.926、0.030、1.033,P<0.05;F=6.753,P>0.05)。结论缺氧条件下,IMD可以直接或通过系膜细胞间接双重影响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形成。

  • 标签: 缺氧 中介素 肾小球系膜细胞 肾小球内皮细胞
  • 作者: 项龙 杨寅榆 覃霞 王莹 王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上海 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上海 200127
  • 简介:摘要2022年2月,Lancet Child Adolescent Health发表“接受造血细胞移植或免疫效应细胞治疗患儿实施体外膜氧合(ECMO)的国际多学科共识声明”,是全球首个在该类患儿中使用ECMO的共识,为儿童重症、体外循环和血液肿瘤科医师启动和管理ECMO提供临床决策,本文对该专家共识进行解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气颗粒物(PM)能否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的衰老以及硫化氢(H2S)能否拮抗PM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衰老。方法本研究为实验研究。用不同浓度的PM刺激MLE-12细胞,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细胞衰老标志蛋白p21;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反映细胞衰老情况。加入不同浓度的硫氢化钠(NaHS),通过检测细胞衰老逆转情况,测定细胞衰老标志蛋白p21和细胞周期,研究H2S对PM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衰老的影响;并通过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研究氧化应激在PM诱导的细胞衰老中的作用,以及H2S对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PM刺激24、48、72 h后,用50 mg/L PM刺激细胞24 h后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率最高,占比接近40%,p21表达水平最高。随着PM浓度的增加,更多的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S期细胞逐渐减少。经不同浓度的NaHS刺激,100 μmol/L的NaHS刺激细胞后,对细胞衰老逆转效果最明显。与单纯PM刺激相比,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率、p21的表达水平下降明显,细胞周期逐渐恢复。采用PM(50 mg/L)和NaHS(100 μmol/L)刺激肺泡上皮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单纯刺激PM组的ROS的产生增加,而加入NaHS后,使得PM刺激导致的ROS表达水平降低。结论PM可以诱导肺泡上皮细胞衰老,而H2S可以拮抗这种改变。

  • 标签: 硫化氢 细胞衰老 大气颗粒物 肺泡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例急诊成年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研究白细胞计数、动脉血乳酸浓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院区急诊科诊断为猝死的201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构成、病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急诊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白细胞计数、动脉血乳酸水平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经过积极抢救,抢救成功11.44%(23/201),抢救无效88.56%(178/201);≥46~≤65岁为猝死高发年龄段[55.22%(111/201)],≥46~≤65岁年龄段及>65岁年龄段内,男性占比[43.28%(87/201)、20.90%(42/201)]均高于女性[11.94%(24/201)、14.43%(29/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01、9.209;P值分别为0.028、0.002);猝死患者既往史中,心血管疾病占比[53.23%(107/201)]最高;猝死前可能存在诱因患者占比74.13%(149/201),猝死前有先兆症状的患者占比67.66%(136/201),心源性猝死为首位病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OR=4.442,95%CI:1.898~10.395)、动脉血乳酸浓度(OR=4.272,95%CI:2.024~9.016)、白蛋白浓度(OR=2.657,95%CI:1.302~5.422)是影响急诊猝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1、<0.001、0.007)。结论成人猝死患者在性别、年龄、既往史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多数存在先兆症状与诱因,心源性猝死为首要病因。白细胞计数及动脉血乳酸浓度升高、白蛋白浓度降低是急诊患者猝死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猝死 白细胞计数 乳酸 急诊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法将整合素αvβ3及VEGFR2抗体与Usphere微泡结合,制备双靶向整合素αvβ3及VEGFR2微泡造影剂。制备成功的双靶向整合素αvβ3及VEGFR2微泡分布均匀,平均粒径(1 205.06±103.70)nm,电位(-27.0±3.0)mV。将微泡与MHCC-97H肝癌细胞共孵育,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双靶向微泡组微泡荧光与细胞核DAPI荧光强度比值显著高于单靶向微泡组和非靶向微泡组(P<0.05)。提示本研究成功制备双靶向整合素αvβ3及VEGFR2微泡造影剂,可与MHCC-97H细胞特异性结合,可作为一种监测肿瘤生长的分子影像探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