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育龄人群中21遗传代谢病的携带率,为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依据,同时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病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集897位无关健康个体(包括143对夫妇)的外周血,提取DNA。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该897位个体的54个基因(21遗传代谢病的致病基因)进行检测,筛选在数据库记载的致病性/疑似致病性变异和未记载的功能丧失型变异。结果897位个体中检出数据库记载的54个致病基因中致病性/疑似致病性变异和未记载的功能丧失型变异共140个,总频次为183次,人均携带0.20个。一对夫妇同时携带SLC25A13基因致病性变异,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生育一健康婴儿。检出的变异涉及40个基因,变异数频次较多的5个基因分别是ATP7B、SLC25A13、PAH、CBS和MMACHC。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人群中该21遗传代谢病发病率约为1/1100,发病率较高的5单基因病是瓜氨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肝豆状核变性、糖原累积病和苯丙酮尿症。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21遗传代谢性疾病在中国育龄人群中的携带率及发病率,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病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孕前遗传病携带者筛查是主动的一级预防措施,是阻断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全外显子组测序 孕前携带者筛查 遗传代谢性疾病 基因变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儿产后5评分模型对预后的评估效能及其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9月至2018年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先天性膈疝新生儿共126例,均经产前超声、产后X线影像、手术或病理确诊,其中>28 d入院的CDH患儿45例,产前诊断后引产或流产患儿16例,此61例患儿不纳入本研究,余65例符合入组标准,纳入研究,入组65例。将入组患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所有入组患儿产后临床指标数据,代入5评分模型中(包括SNAP-Ⅱ、Brindle、CDHSG、WHSRpf和BOI-d1评分),分别对整体分值、分度病情和两两联合三部分内容进行统计学分析,选出最适合的评估模型。结果整体分值:SNAP-Ⅱ在这5个评分模型中准确性及拟合度最高(AUC为0.813)。病情分度:SNAP-Ⅱ和Brindle评估准确性较好(AUC分别为0.803和0.725),SNAP-Ⅱ准确性高于Brindle。两两联合:SNAP-Ⅱ+Brindle联合模型的准确性和拟合度最好(AUC为0.841,H-Lp值为0.737)。结论产后5评分模型中SNAP-Ⅱ的评估效能最好,其次为Brindle,可用于目前CDH患儿的预后评估,进而指导临床诊疗。

  • 标签: 婴儿,新生 先天性膈疝 评分模型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5-羟色胺受体(5-HT1A和5-HT3受体)在七氟烷诱发老龄大鼠脑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18~20月龄,体重600~7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分别吸入50%O2(C组)、1.5%七氟烷+50%O2(LS组)及3%七氟烷+50%O2(HS组),持续2 h。于吸入七氟烷前1 d及结束后1 d时行旷场实验,记录中央格停留时间、跨格次数和站立次数;于吸入七氟烷前6 d时及结束后第1天行水迷宫实验,记录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距离和穿越平台次数。行为学实验结束即刻取海马组织,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HT1A和5-HT3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及阳性细胞数。结果与C组比较,HS组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跨格次数及站立次数减少,逃避潜伏期延长,游泳总距离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减少,5-HT1A和5-HT3受体的mRNA表达下调,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七氟烷诱发老龄大鼠脑神经毒性的机制可能与下调5-HT1A和5-HT3受体活性有关。

  • 标签: 麻醉药,吸入 神经中毒综合征 老年医学 受体,血清素,5-HT3 受体,血清素,5-HT1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的表达水平与糖尿病肾病不同程度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就诊的患者,符合NKF-KDOQI标准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41例),再依据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将其分为两个亚组{EDN组[21例,肾小球滤过率(GFR)为30~90 mL/min,eGFR(1~3期)]及LDN组(20例,GFR≤29 mL/min,eGFR 4~5期)};选取非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患者为慢性肾脏病组(CKD组,30例),同样根据eGFR将其分为两个亚组[ECKD组(10例,GFR为30~90 mL/min,eGFR 1~3期)及LCKD组(20例,GFR≤29 mL/min,eGFR 4~5期)];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个体为正常对照组(NC组,30例);分析CTRP3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葡萄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尿素(BUN)、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关系,分析CTRP3在不同组内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及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DN组及CKD组的血清CTRP3水平[(284.33±32.92)ng/mL vs.(314.42±20.82)ng/mL]低于NC组[(375.57±18.02) ng/mL],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CTRP3与Cys C、BUN、TG之间均存在明显负相关(r<0,P<0.05);CTRP3与HDL、eGFR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r>0,P<0.05);与性别、年龄、BMI、FBG、UA、TC、LDL之间的无相关性(P>0.05);CTRP3与Scr、hs-CRP之间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P<0.05);③EDN组的CTRP3、FBG、HDL明显高于LDN组,BUN、TG水平明显低于LD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DN组的Scr明显低于LDN组,eGFR明显高于LD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TG、eGFR与血清CTRP3水平有相关性(P<0.05);⑤ECKD组的CTRP3、HDL明显高于LCKD组,Cys C、UA水平明显低于LCK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KD组的Scr、hs-CRP明显低于LCKD组,eGFR明显高于LCK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TRP3水平较正常人低,且CTRP3水平随肾功能减退而逐渐减低;实验结果显示CTRP3与TG、hs-CRP之间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TG、eGFR为血清CTRP3的独立影响因素,可推测出CTRP3水平与糖脂代谢紊乱、炎症相关;CTRP3可能参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的损害过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尤为显著。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肾小球滤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