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射透明质酸填充剂联合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可吸收线改善眶周老化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整形美容科眶周老化女性患者104例,年龄20~55(36±5)岁。分为轻度组48例、中度组56例。通过注射填充剂和聚对二氧环己酮可吸收线联合治疗改善眶周老化,治疗后随访6~12个月。结果轻度组在术后即刻满意度明显高于中度组,且6个月医师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其他月份。术后6个月,轻度组满意度评分(7.48±1.29)分,中度组满意度评分(6.32±1.03)分。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治疗效果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依据透明质酸钠凝胶流变学特性及泪沟形成的解剖学特点,用多点注射填充技术联合小线治疗轻、中度眶周老化,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眼眶 衰老 年轻化 泪沟畸形 中胚层疗法 聚对二氧环己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伤疗法治疗肺结核病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接受微创伤疗法的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小切口或者电视胸腔镜下的肺结核肺切除术及脓胸廓清术患者10例(A组),小切口开胸下的肺结核空洞、结核球、曲菌球病灶清除术和不经胸局限性脓胸病灶清除术患者29例(B组)。结果A组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8例,其中1例术后肺膨胀不良,造成上胸腔残腔积液,其余7例肺复张满意;拔管时间最短3 d,最长10 d;术后第2天患者均可下床活动。电视胸腔镜下结核性脓胸廓清术2例,其中1例肺完全复张,1例复张不完全。B组29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支气管胸膜瘘、结核播散、窦道形成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病例;住院时间较常规术式明显缩短;术后下床早,呼吸循环系统的恢复明显较肺切除患者快;术后引流量少,拔管时间平均2~4 d;术前局限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合并痰菌阳性的6例患者,术后5例转阴、空洞消失;其中1例痰菌量明显减少;2例合并曲菌球的患者术后咯血停止。6例不经胸局限性脓胸病灶清除术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患者随访4个月~12年,平均6.2年,未见复发及播散。结论微创伤疗法就切口而言,是介于传统开胸切口与微创切口之间的一种切口;就手术而言,比传统手术方式和微创手术方式损伤更小。肺结核病的外科治疗应择机选择微创伤疗法,其方法可行且效果良好。

  • 标签: 肺结核病 外科 微创伤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采用三联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51例,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呋喃唑酮三联疗法,对照组接受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呋喃唑酮三联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相较于对照组(71.43%)明显较高,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采用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呋喃唑酮三联疗法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三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对收治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并与采用安慰剂(即淀粉片)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改良Kupperman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改良Kupperman评分明显降低(t=7.95,P<0.05);研究组患者的E2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明显上升(t=5.32、4.68,P<0.05)。两组治疗观察过程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各项临床症状,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心理护理,给予充分的理解、精神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治疗,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激素替代疗法 更年期综合征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许能贵教授及其同事呼吁推动针灸确证证据的传播和加大对有潜力针灸疗法的研究投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光动力疗法治疗食管癌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其护理满意度,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进行光动力疗法食管癌患者60例,对其进行对照实验,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进行样本随机分配,经相同护理周期后,观察、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患者的疼痛评分、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综合护理组在护理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仅有1例,常规组的不良反应有9例;综合护理组和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56%,76.29%;常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不如综合护理组。以上三种实验结果求得P值均小于0.05。结论对我院的光动力疗法食管癌患者采取常规联合综合模式护理,可以提升医院原有的护理质量和水平,患者的住院感受与护理满意度都得到明显提升,最主要的是综合护理下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在临床治疗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光动力疗法 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参芪地黄汤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Ⅲ期DN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sICAM-1)、单核细胞趋化性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BUN、SCr、SOD、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安静状态下测量3次血压,取平均值;收集24 h尿液,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e total protein quantity,24 hUTP),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40/48)、对照组为66.7%(32/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P=0.049)。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t=4.05,P<0.01),收缩压低于对照组(t=4.29,P<0.01)。治疗后,观察组24 h UTP[(1.43±0.54)g比(1.86±0.50)g,t=4.05]、血清sICAM-1[(396.07±50.61)μg/L比(480.11±63.01)μg/L,t=7.20]、Hcy[(27.41±3.42)μmol/L比(29.76±5.80)μmol/L,t=2.4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OD[(168.32±41.26)U/ml比(143.11±37.02)U/ml,t=3.1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芪地黄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Ⅲ期DN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尿蛋白,延缓DN进展,提高疗效。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气阴两虚证 参芪地黄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