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胃癌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康人和胃癌患者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的含量,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胃癌患者组的髓源性抑制细胞比例是(2.05±0.42)%,对照组是(0.31±0.07)%,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髓源性抑制细胞有利于胃癌肿瘤细胞的生长发育,早期监测患者髓源性抑制细胞的含量可以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方向,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髓源性抑制细胞 胃癌 肿瘤免疫
  • 简介:摘要在这里我们主要是分析雷达间隔距离问题,分析和研究它的主要产生影响的原因。并从中分析和总结出最短的雷达间隔距离,使得我们能达到最短最精确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空域容量,加速了空中交通流量的增长。为飞机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雷达间隔 空中交通管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培酮二甲双胍联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 BPRS评分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是纳入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 n=32,利培酮治疗)、观察组( n=32,利培酮二甲双胍),观察效果。结果:从两组患者的 BPRS评分来看,治疗后观察组 BPRS评分较低( P< 0.05)。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 P> 0.05)。结论: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二甲双胍联用治疗,可提高患者的 BPRS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利培酮 二甲双胍 精神分裂症 BPRS评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X线CT对迟发型肺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确诊的肺挫伤的X线及CT资料,分析其动态变化,探讨X线、CT对迟发型肺挫伤的诊断价值。结论对于有胸部外伤患者,早期X线CT影像表现阴性,而有临床不适症状的,动态观察X线CT影像表现,对于迟发型肺挫伤的诊断能提供可靠信息,并能进一步观察疾病的转归情况。

  • 标签: 迟发型肺挫伤 X线 CT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输血科规范化管理临床输血安全的有效措施。方法根据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另外查阅本省相关的一些制度,依照本省医疗临床用血统计法对血液用量进行计算。结果2014年全血使用量较2013年明显减少,2014年浓缩红细胞使用量明显增加,成分输血率增加;2014年3季度和4季度的输血申请单以及输血回报单合格率明显高于1季度和2季度。结论通过对医院输血科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质量控制,使临床输血工作质量逐步提高,用血工作更加的科学合理,保证了临床输血工作的安全,也使得接受血液输送的患者健康得到真正的保障。

  • 标签: 医院输血科 规范化管理 临床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焦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强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焦虑症的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焦虑症 认知行为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术后2周内)晚期(术后2周后)发生的单纯血管内膜炎的临床预后。方法选取2001年9月至2014年12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行肾移植后出现血肌酐升高并行移植肾穿刺活检的受者,分析比较43例早期血管内膜炎组38例晚期血管内膜炎组在基线情况、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否采用激素联合抗体治疗、抗排斥反应逆转率、移植肾功能丧失率以及移植肾存活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早期单纯血管内膜炎组排斥前及排斥时肌酐、GFR值均明显差于晚期单纯血管内膜炎组;早期单纯血管内膜炎组有37例(86.0 %)采用激素联合抗体的治疗,晚期单纯血管内膜炎组仅有7例(1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截至随访点早期单纯血管内膜炎组有10例(23.3 %)发生移植肾功能丧失,晚期单纯内膜炎组有4例(1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移植肾生存曲线提示两组肾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单纯血管内膜炎受者病情明显重于晚期单纯血管内膜炎受者,但经过积极治疗以后,其预后不劣于晚期单纯血管内膜炎受者。

  • 标签: 肾移植 血管内膜炎 预后
  • 简介:摘要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事物存在发展的最根本规律。在临床护理理实践中,正确运用辩证矛盾分析原则指导护理工作,对提高护理人员的思维水平和促进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原则是护理辩证矛盾思维的基本原则,在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

  • 标签: 辩证矛盾 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齐拉西酮。两组均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4、8周末后两组的PAN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显著降低,有效率分别为92%和90%,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分别为32%和52%,两组对比差均无显著异性(P>0.05)。结论齐拉西酮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齐拉西酮不良反应较利培酮更轻微,使用更安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利培酮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厄贝沙坦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疗效。方法96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血压和血糖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代谢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左旋氨氯地平,能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及血糖,对于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厄贝沙坦 左旋氨氯地平 糖尿病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后的感染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式对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间收治的125例感染患者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式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后的感染风险因素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预防控制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历史、APACHE-II评分、置管部位、操作人员工作时间、置管时间、白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等因素均与患者出现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具有密切的相关性(P7天等因素是患者出现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根据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后出现感染的风险因素较多并且复杂性较高,医务人员应当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减少感染事件的出现,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标签: 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置管,感染风险,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特殊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情绪影响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在我院就诊的 7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5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特殊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效果。 结果 研究组采用特殊护理干预心理护理情绪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应用特殊护理干预心理护理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全面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冠心病合并焦虑症 特殊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病程中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对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22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模型组正常组BALB/c小鼠各40只,流式细胞仪分析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2+CD4+T细胞在脾脏中的表达以及Th22细胞中ICOS的表达趋势及特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脾淋巴细胞培养悬液中细胞因子中IL-22的水平。结果随着病程进展,模型组脾脏IL-22+CD4+T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上调[4 W:(6.23±2.45)%比(2.78±0.88)%;8 W:(16.05±4.32)%比(2.78±0.88)%;13 W:(22.10±5.50)%比(2.78±0.88)%;16 W:(17.34±4.87)%比(2.78±0.88)%;t值分别为5.475、10.640、7.948和6.651,P值均<0.05];模型组Th22细胞中ICOS+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上调[4 W:(20.47±4.19)%比(5.22±2.18)%;8 W:(33.20±5.71)%比(5.22±2.18)%;13 W:(39.98±6.02)%比(5.22±2.18)%;16 W:(35.69±5.80)%比(5.22±2.18)%;t值分别为6.975、10.350、13.450和13.640,P值均<0.05]。肝纤维化模型组在四氯化碳注射13 W后IL-22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调[(60.48±9.87)%比(26.39±7.27)%,t=9.711,P<0.05)]。IL-22的表达水平CD4+IL-22+ICOS+细胞数成正相关(r=0.2150,P<0.05)。结论Th22细胞及其作用因子IL-22很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免疫应答,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关,ICOS可能是调控Th22极化的关键信号分子。

  • 标签: 肝纤维化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Th22细胞极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布比卡因在骶管阻滞麻醉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6月~2015年4月行肛肠手术患者90例,均采取骶管阻滞麻醉,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a组采用罗哌卡因,b组采用布比卡因,c组采用左旋布比卡因,对比三组骶管阻滞麻醉效果。结果三组运动神经阻滞、感觉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骶管阻滞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布比卡因在骶管阻滞麻醉中均能产生良好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骶管阻滞麻醉 布比卡因 左旋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吸入麻醉以及氯胺酮麻醉分别应用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需选取 2018年 7月 -2019年 4月在我院行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的 8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并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40例)实验组( 40例)后,对照组在行手术前进行氯胺酮麻醉,而实验组需进行吸入麻醉,比较两组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以及麻醉起效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在接受不同麻醉处理后,对照组患儿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以及麻醉起效时间均明显长于实验组, P<0.05。结论:对接受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儿采用吸入麻醉方法,能够提升麻醉效果,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所以应当推广此方法。

  • 标签: 吸入麻醉 氯胺酮麻醉 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囊结石使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收入60例需要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切除手术,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手术时间,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治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