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子宫肌瘤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与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远期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FUAS(FUAS组,763例)及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组,1 205例)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影像学数据、手术情况,随访两组术后症状改善、症状复发、再治疗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FUAS组与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7%(730/763)、95.5%(1 151/1 2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027,P=0.869)。FUAS组治疗后1、3、5、8、10年的累积症状复发率分别为1.8%、6.8%、11.9%、15.2%、15.9%,累积再治疗率分别为0.7%、4.1%、6.8%、9.9%、11.0%;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术后1、3、5、8、10年的累积症状复发率分别为1.8%、5.9%、10.6%、14.2%、14.9%,累积再治疗率分别为0.9%、4.5%、7.8%、10.3%、11.4%;两组累积症状复发率及累积再治疗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两组中肌壁间肌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症状复发率及再治疗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但FUAS组黏膜下肌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9%,235/245)高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组(89.1%,115/129),症状复发率(11.9%,28/235)低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组(27.8%,32/115),再治疗率(7.7%,18/235)低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组(17.4%,20/115),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FUAS组浆膜下肌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1.0%,132/145)低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组(97.0%,322/332),症状复发率(32.6%,43/132)高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组(9.9%,32/322),再治疗率(22.0%,29/132)高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组(6.2%,20/322),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FUAS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14/763)、21.9%(264/1 205)]及轻度、中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组(P均<0.001)。结论FUAS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可长期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种方法疗效相当。

  • 标签: 平滑肌瘤 子宫肿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子宫肌瘤切除术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囊性甲状腺结节选择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市中医院甲乳外科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囊性结节(最大径≥2cm)消融术56例患者。按照消融方法不同分为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组和微波消融组。其中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组36例,微波消融组2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甲状腺结节的体积缩小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甲状腺功能改变情况。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统计量,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组与微波消融组在术后3个月结节体积缩小率为(49.86±6.78)% vs(22.84±1.88)%;术后6个月为(67.57±5.84)% vs(47.25±7.09)%;术后12个月为(75.70±4.51)% vs(71.14±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89% vs 4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并发症均在2个月内痊愈。两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甲状腺功能(T3、T4、FT3、FT4、TS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对治疗囊性甲状腺结节与单用微波消融治疗相比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对缓解患者症状、缩小结节体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且不影响甲状腺功能,临床上可作为治疗囊性甲状腺结节的推荐选择方案。

  • 标签: 囊性甲状腺结节 微波消融 无水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