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非动脉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有效和安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发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NAIO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非RCT (NRCT)进行meta分析,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3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分别采用偏倚风险评价工具ROB量表、MINORS评价量表对RCT、NRCT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出395篇文献,最终纳入10篇进行meta分析,包括3个RCT研究和7个NRCT研究。共纳入1057例NAION患者。由于3个RCT研究结局指标的描述方法各异,因此对其进行描述分析。7个NRCT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视力预后(相对危险度=1.28,95%可信区间为1.09~1.51 ,P=0.003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改善情况(均数差=7.76,95%可信区间为1.58~13.94,P=0.01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4个研究报告了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上述研究均未对不良反应患者的预后进行详细分析。结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NAION的有效及安全不明确,尚需更大样本的RCT来验证。

  • 标签: 糖皮质激素类 视神经病变,缺血性 Meta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联合自体Meek微型皮片移植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自身对照研究方法。2019年5月—2022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1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按照剔除标准剔除3例患者,最终纳入13例患者,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24~61(42±13)岁。共选择受试区20个(创面40个,大小均为10 cm×10 cm)。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每个受试区中的2个相邻创面分为涂抹含hUCMSC透明质酸凝胶的hUCMSC+凝胶组及涂抹单纯透明质酸凝胶的单纯凝胶组,每组20个创面,随后2组创面均移植扩展比例为1∶6的自体Meek微型皮片。术后2、3、4周,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记录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若创面出现脓分泌物,则采集创面分泌物标本行微生物培养。术后3、6、12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创面瘢痕增生情况。术后3个月,取创面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Ki67阳性和波形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并统计阳性细胞数。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结果术后2、3、4周,hUCMSC+凝胶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0±11)%、(84±12)%、(92±9)%,均明显高于单纯凝胶组的(67±18)%、(74±21)%、(84±16)%(t值分别为4.01、3.52、3.66,P<0.05)。hUCMSC+凝胶组创面愈合时间为(31±11)d,较单纯凝胶组的(36±13)d明显缩短(t=-3.68,P<0.05)。术后,相邻的2组创面分泌物标本微生物培养情况均相同,4个受试区结果为阴性,16个受试区结果为阳性。术后3、6、12个月,单纯凝胶组创面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分别为(7.8±1.9)、(6.7±2.1)、(5.4±1.6)分,均明显高于hUCMSC+凝胶组的(6.8±1.8)、(5.6±1.6)、(4.0±1.4)分(t值分别为-4.79、-4.37、-5.47,P<0.05)。术后3个月,HE染色显示,hUCMSC+凝胶组创面表皮层厚度、表皮嵴等较单纯凝胶组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UCMSC+凝胶组创面Ki67阳性细胞数较单纯凝胶组明显增加(t=4.39,P<0.05),2组创面波形蛋白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含hUCMSC的透明质酸凝胶涂抹于创面的应用方式操作方便,是一种较佳的给药途径。hUCMSC外用可促进大面积烧伤患者自体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区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瘢痕增生,可能与创面表皮层厚度、表皮嵴增加和细胞增殖活跃有关。

  • 标签: 烧伤 瘢痕 间质干细胞移植 皮肤移植 Meek微型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