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ET结构域分支型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1SETDB1)基因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GSO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初次手术治疗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90例HGSOC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以同期收治的3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卵巢组织标本为对照。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免疫组化法检测SETDB1 mRNA、蛋白在HGSOC组织、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ETDB1蛋白表达与HGSO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2)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卵巢癌细胞系A2780、COC1、OVCAR3、SKOV3细胞中SETDB1 mRNA的表达。(3)过度表达及沉默SETDB1基因的卵巢癌细胞株的构建及筛选后,活细胞计数法检测转染后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穿膜(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转染后卵巢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4)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卵巢癌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关键分子[包括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包括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锌指转录因子(Slug)、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卵巢组织比较,HGSOC组织中STEDB1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均<0.01),且STEDB1蛋白表达与HGSOC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均显著有关(P均<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SETDB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短于SETDB1阴性表达者(分别为31.0、43.4个月,P=0.020)。(2)卵巢癌细胞系A2780、COC1、OVCAR3、SKOV3细胞中SETDB1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细胞系T29细胞(P均<0.01)。(3)沉默SETDB1基因表达的SKOV3-shSETDB1-1、SKOV3-shSETDB1-2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显著低于其对照SKOV3-NC细胞(P均<0.01);过度表达SETDB1基因的OVCAR3-SETDB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高于其对照OVCAR3-NC细胞(P均<0.01)。(4)与对照SKOV3-NC细胞比较,沉默SETDB1基因表达的SKOV3-shSETDB1-1、SKOV3-shSETDB1-2细胞中p-Akt、p-mTOR、N-cadherin、Slug、vimentin蛋白的表达强度均显著降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强度均显著增高;与对照OVCAR3-NC细胞比较,过度表达SETDB1基因的OVCAR3-pSETDB1细胞中p-Akt、p-mTOR、N-cadherin、Slug、vimentin蛋白的表达强度显著增高,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强度显著降低。结论SETDB1基因在HGSOC组织和卵巢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过度表达SETDB1基因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及促进肿瘤细胞EMT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疑似甲型 H1N1流感病毒携带者咽拭子标本作为检测标本,共100份,均采取病毒核酸确诊方式,分析诊断结果。结果:在100例患者中,阳性41例、阳性率为41.00%;在不同分型中,检出甲1型流感病毒29例、所占比为70.73%,检出甲3型流感病毒12例、所占比为29.27%,未检出乙型流感病毒,不同分型的所占比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施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检测,取得显著的诊断价值,能早期明确疾病,利于后期治疗。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甲型H1N1流感病毒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1型受体(PTHR1)对骨肉瘤细胞炎症因子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骨肉瘤MG63细胞,分为PTHR1阴性对照组(si-NC组)和PTHR1小干扰RNA组(si-PTHR1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i-NC组和si-PTHR1组细胞中PTHR1、血管紧张素原(AGT)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采用血管生成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结果si-NC组MG63细胞中PTHR1、AGT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4±0.08、1.12±0.11,均大于si-PTHR1组的0.58±0.06、0.55±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4、8.44,P值均<0.01)。si-NC组TNF、IL-1β和IL-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8±0.16、1.14±0.13和1.18±0.08,大于si-PTHR1组的0.58±0.04、0.56±0.05、0.52±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0、7.21、10.84,P值均<0.01)。si-NC组细胞血管生成率为92.90%±6.42%,大于si-PTHR1组的57.27%±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60,P<0.001)。结论下调PTHR1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可以减少骨肉瘤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和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AGT的表达有关。

  • 标签: 骨肉瘤 甲状旁腺激素1型受体 血管生成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状C1q受体(gC1qR)在败血症中的表达及对败血症患者巨噬细胞焦亡和线粒体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败血症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49.21±18.54)岁;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7.23±20.51)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中gC1qR表达,同时从患者全血中分离巨噬细胞,将其分化为空转染组和转染组,分析gC1qR对败血症患者巨噬细胞焦亡和线粒体功能改变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血清gC1qR mRNA表达分别为(2.31±0.21)、(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20,P<0.001);空转染组、转染组巨噬细胞焦亡率分别为(41.36±5.21)%、(15.44±2.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0,P<0.001);空转染组、转染组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分别为(8.24±2.56)μmol/L、(38.47±4.89)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20,P<0.001);gC1qR与巨噬细胞焦亡呈正相关(r=0.879,P<0.001)、与ATP呈负相关(r=-0.957,P<0.001)。结论gC1qR在败血症患者中呈高表达,gC1qR可促进巨噬细胞焦亡,并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

  • 标签: 败血症 球状C1q受体(gC1qR) 巨噬细胞焦亡 线粒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