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肺泡通气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中心就诊、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为OSAHS且完成日间清醒期经皮二氧化碳(PtcCO2)监测的患者资料。共纳入患者177例,其中男167例,女10例,年龄为(40±8)岁。以日间清醒期PtcCO2>45 mmHg(1 mmHg=0.133 kPa)定义为日间肺泡通气,分为日间肺泡通气组、非日间肺泡通气组;分析体质指数(BMI)预测日间肺泡通气的临界值,并以BMI临界值进行分组;128例OSAHS患者进行了夜间持续PtcCO2监测,根据是否发生日间肺泡通气进行分组;分别比较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日间肺泡通气组(n=52)BMI[27.57(26.55,30.33)比26.60(25.06,28.09)kg/m2]、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9.50(6.25,12.00)比7.00(4.00,10.75)分]、氧减指数(ODI)[38.00(15.23,64.93)比26.80(11.30,44.30)次/h]、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S90%)[11.24%(1.88%,32.44%)比 4.35%(0.72%,9.87%)]均高于非日间肺泡通气组(n=125,均P<0.05);夜间最低氧饱和度(LSaO2)[74.50%(60.25%,82.00%)比 79.00%(73.00%,84.50%)]、夜间平均氧饱和度(MSaO2)[94.00%(91.00%,95.00%)比 95.00%(94.00%,96.00%)]低于非日间肺泡通气组(均P<0.05)。BMI预测日间肺泡通气的临界值为27.04 kg/m2,据此将患者分为高BMI组(90例)、BMI组(87例)。高BMI组主诉日间嗜睡的比例、ESS评分、高血压的患病率、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日间清醒期PtcCO2水平均高于BMI组(均P<0.05)。128例患者接受夜间持续PtcCO2监测的患者中,日间肺泡通气组(n=40)的BMI、日间清醒期PtcCO2水平、睡眠期PtcCO2水平、发生睡眠相关肺泡通气的比例均高于非日间肺泡通气组(n=88)(均P<0.05)。结论OSAHS合并日间肺泡通气的患者BMI较高,夜间缺氧更严重;BMI>27.04 kg/m2患者更易发生睡眠相关肺泡通气障碍。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肺泡低通气 体质指数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失眠表型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方法筛选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因打鼾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中心就诊并进行了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年龄30~60岁的OSAHS患者,均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按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鼾症组(AHI<5次/h)、轻中度OSAHS组(5≤AHI≤30次/h)和重度OSAHS组(AHI>30次/h),三者又根据PSQI评分结果分为非失眠组(PSQI评分总分<8分)和失眠组(PSQI评分总分≥8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SAHS失眠表型与MCI的关系。结果研究最终纳入符合入排标准的患者2 098例,年龄(42.7±8.4)岁,体质指数(BMI)(26.3±3.6)kg/m2,其中鼾症组398例(包括无失眠组254例,失眠组144例)、轻中度OSAHS组754例(无失眠组446例,失眠组308例)、重度OSAHS组946例(无失眠组722例,失眠组224例)。在轻中度OSAHS组中,与无失眠组相比,失眠组女性比例较高,BMI较低,病情严重程度较轻和缺氧程度较轻(均P<0.05);在重度OSAHS组中,失眠患者的一般特征与轻中度OSAHS组的类似,且失眠组MoCA评分低于无失眠组[(26.3±2.7)比(25.5±2.9)分](P=0.001)。在PSQI各项目评估中,轻中度OSAHS组、重度OSAHS组的失眠患者在总分和日间功能障碍项目中计分都高于鼾症组[(11.2±1.9)、(12.8±2.2)比(10.9±2.1)分,(1.5±0.4)、(1.9±0.8)比(0.5±0.5)分],而在入睡时间项目中计分都低于鼾症组[(1.5±0.5)、(1.5±0.5)比(2.1±0.8)分](均P<0.05)。校正OSAHS疾病严重程度、缺氧程度、觉醒次数、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BMI、助眠药物、吸烟和饮酒史的影响后,重度OSAHS患者失眠组比无失眠组MCI的患病风险增高49%(OR=1.49,95%CI:1.05~2.11)。结论失眠表型是中青年OSAHS患者常见的一种临床表型,合并失眠与中青年重度OSAHS患者罹患MCI有关。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临床表型 失眠 认知障碍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仰卧位相关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及快速眼动(REM)期相关型OSAH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中心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轻中度OSAHS患者[5次/h ≤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30次/h]的一般资料及PSG参数,根据体位分型分为仰卧位相关型及非仰卧位相关型,根据睡眠期分型分为REM期相关型及非REM期相关型,比较不同分型OSAHS患者的人口学及PSG特征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共纳入757例轻中度OSAHS患者,年龄(46.7±13.4)岁,其中男623例(82.3%)。仰卧位相关型共476例(62.9%),其中仰卧位为主型213例(28.1%),单纯仰卧位型263例(34.7%);REM期相关型311例(41.1%),其中REM期为主型212例(28.0%),单纯REM期型99例(13.1%);另外,仰卧位REM期重叠型有212例(28.0%)。仰卧位相关型与非仰卧位相关型OSAHS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仰卧位相关型患者主诉记忆力下降比例、呼吸暂停比例、夜间憋醒比例、指脉氧饱和度<90%的比例、呼吸相关微觉醒指数均高于非仰卧位相关OSAHS患者(均P<0.05);单纯仰卧位型患者的AHI、氧减指数(ODI)均低于仰卧位为主型的OSAHS患者(均P<0.05)。REM期相关型患者的体质指数(BMI)、女性比例、主诉多梦的比例均高于非REM期相关型OSAHS患者(均P<0.05),年龄、AHI、ODI均低于非REM期相关型OSAHS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发生REM期相关型OSAHS的风险是男性的2.055倍(OR=2.055,95%CI:1.359,3.109)。单纯REM期型患者AHI、ODI均低于REM期为主型OSAHS患者(均P<0.05),主诉入睡困难的比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B项(入睡时间)得分高于REM期为主型OSAHS患者(均P<0.05)。重叠型患者女性比例、BMI、主诉夜间多梦及入睡困难的比例均高于仅有仰卧位相关型OSAHS患者(均P<0.05),主诉记忆力下降的比例高于仅有REM期相关型OSAHS患者(P<0.05)。结论仰卧位相关型及REM相关型OSAHS是轻中度OSAHS患者常见的临床表型,根据各型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仰卧位 疾病特征 快速眼动睡眠 横断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