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有关对DTC患者进行TSHR基因突变检测的研究,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0年4月4日,对纳入文献提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获得DTC患者TSHR基因突变谱。结果共纳入27个研究,包括395个DTC组织样本。TSHR突变频率为10.38%(41/395),其中92.68%(38/41)的突变发生在第10外显子上,M453T发生突变频率最高(6/37,16.22%),其次是F458S(4/37,10.81%)。在描述甲状腺功能状况的50例DTC中,81.82%(18/22)的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亚甲亢患者发生TSHR突变,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的10.71%(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69,P<0.001)。结论DTC中TSHR突变并不罕见,特别是在低TSH水平下更易出现。TSHR突变可能与DTC发生有关,特别是在合并甲亢情况下。

  • 标签: 受体,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突变 甲状腺肿瘤 系统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风湿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方法的具体疗效。方法:本文随机择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风湿病患者开展实验探索活动,时间选自2020年4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患者手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分泌抑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甲状腺颈部外科收治的72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50例,年龄13~83岁。根据术后第1日PTH水平将患者分为完全抑制组(PTH=0 pg/ml)24例、不完全抑制组(0<PTH<12.4 pg/ml)23例及无抑制组(PTH≥12.4 pg/ml)25例,比较3组间术前、术后生化及内分泌指标,包括术前血清钙、血清磷、PTH、25-羟基维生素D、碱性磷酸酶,病灶切除10 min后PTH,术后第1日血清钙,术后第3日PTH,以寻找导致暂时性PTH分泌抑制的危险因素,3组间统计比较应用Kruskal-Wallis多组秩和检验,两两比较行Nemenyi检验,并用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术后暂时性PTH分泌抑制的预测价值。结果完全抑制组术前PTH、术前血钙及术后第1日血钙均高于无抑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记录为256.5(141.6,585.3)pg/ml比130.2(92.1,256.6)pg/ml,2.90(2.69,3.22)mmol/L比2.61(2.50,2.75)mmol/L,2.23(2.08,2.41)mmol/L比2.12(2.05,2.14)mmol/L,χ2值分别为7.17、11.90、8.32,P值均<0.05]。术前血钙高于2.62 mmol/L(AUC=0.698,95%CI:0.57~0.83,P=0.006)或术前PTH高于115.9 pg/ml(AUC=0.697,95%CI:0.58~0.82,P=0.007)时患者术后有发生PTH完全性抑制的趋势。结论术前血钙及PTH水平是PHPT术后暂时性PTH抑制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激素 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对首次胚胎移植术后早期妊娠丢失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且首次胚胎移植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阳性的39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AMH水平等分为四个亚组:A组(AMH≤1.97 μg/L)、B组(1.97 μg/L<AMH≤3.31 μg/L)、C组(3.31 μg/L<AMH≤ 5.41 μg/L)和D组(AMH>5.41 μg/L),通过单因素分析、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曲线拟合及阈值效应等方法,探讨AMH水平对行IVF/ICSI助孕首次胚胎移植术后早期妊娠丢失结局的影响。结果①纳入总人群的早期妊娠丢失率为15.71%(624/3973)。四组间体质量指数、不孕类型、授精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MH水平[(1.21±0.50)μg/L、(2.63±0.38)μg/L、(4.26±0.60)μg/L、(8.26±2.78)μg/L,P<0.001]、年龄[(32.35±5.00)岁、(30.77±4.24)岁、(29.90±3.96)岁、(29.35±3.85)岁,P<0.001]、双侧窦卵泡计数(8.01±4.04、11.46±4.40、13.55±4.73、16.08±5.08,P<0.001)、移植胚胎数[(1.74±0.44)枚、(1.73±0.45)枚、(1.69±0.46)枚、(1.66±0.47)枚,P<0.001]、移植胚胎发育时间(卵裂期胚胎/囊胚比例)(85.49%/14.51%、76.42%/23.58%、69.55%/30.45%、65.79%/34.21%,P<0.001)、移植周期类型(新鲜/冻融胚胎移植)(75.08%/24.92%、71.15%/28.85%、57.79%/42.21%、39.46%/60.54%,P<0.001)及早期妊娠丢失率(22.12%、12.25%、12.76%、15.6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调整混杂因素后,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C、D三组的早期妊娠丢失率均低于A组,其中总纳入人群中B组(调整后OR=0.60,95% CI=0.46~0.79,P<0.001)、C组(调整后OR=0.70,95% CI=0.51~0.97,P=0.033)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岁人群中B组(调整后OR=0.46,95% CI=0.30~0.71,P<0.001)、C组(调整后OR=0.62,95% CI=0.39~0.98,P=0.041)、D组(调整后OR=0.56,95% CI=0.33~0.93,P=0.026)早期妊娠丢失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岁人群中,各组间早期妊娠丢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曲线拟合分析显示AMH与早期妊娠丢失呈曲线关系,随着AMH水平增加,早期妊娠丢失率逐渐下降后趋于平稳。结论对于首次行胚胎移植术后hCG阳性的女性,AMH水平对于<35岁人群的早期妊娠丢失结局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抗苗勒管激素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早期妊娠丢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GFR)的表达情况、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7年1月—2018年12月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浸润性乳腺癌石蜡标本39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90岁,中位年龄52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标本中HMGB1蛋白在细胞核、细胞质的表达情况以及EGFR蛋白在细胞膜的表达情况,分析HMGB1蛋白与EGFR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根据HMGB1蛋白在细胞核及细胞质表达状态分为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阴性组、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阴性组、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阳性组、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阳性组,比较4组间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分别观察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EGFR蛋白阳性、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EGFR蛋白阳性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乳腺癌中,HMGB1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1%(314/392)和15.1%(59/392),EGFR蛋白在细胞膜阳性表达率为53.6%(210/392)。(2)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患者的EGFR蛋白阳性率56.1%(176/314),高于细胞核HMGB1蛋白低表达的EGFR蛋白阳性率43.6%(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1,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和EGFR蛋白阳性呈正相关(r=0.100, P<0.05)。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患者的EGFR蛋白阳性率(66.1%,39/59),高于细胞质HMGB1蛋白阴性的EGFR蛋白阳性率(51.4%,17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和EGFR蛋白阳性表达亦呈正相关(r=0.106, P<0.05)。(3)HMGB1蛋白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阴性68例、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阴性265例、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阳性10例、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阳性49例,4组中EGFR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2.6%(29/68)、53.6%(142/265)、50.0%(5/10)、69.4%(34/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2, P<0.05)。(4)392例乳腺癌病例中,235例获得了预后生存分析资料。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3~80个月,平均60个月。生存分析显示,在235例患者中,5年累积生存率为90.6%,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为81.3%。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且EGFR阳性的患者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为75.2%,低于其他患者的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1、P<0.05)。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EGFR阳性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为89.1%,与其他患者的9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7、P>0.05)。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EGFR阳性的患者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为72.2%,5年累积生存率为83.3%,分别低于其他患者的82.0%、91.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70、1.307,P值均>0.05)。结论细胞核及细胞质HMGB1蛋白的表达均与EGFR蛋白表达正相关,并且细胞核或细胞质HMGB1蛋白与EGFR蛋白同时高表达的患者有更低的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和5年累积生存率。同时抑制HMGB1和EGFR可能成为抗乳腺癌治疗的新策略。

  • 标签: 乳腺肿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 预后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GFR)与Fascin-1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结直肠癌石蜡标本258例和同时切除的正常结直肠组织石蜡标本7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并比较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EGFR和Fascin-1蛋白的表达;分析结直肠癌中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EGFR的关系,以及EGFR和Fascin-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1)结直肠癌组织中Fascin-1蛋白的阳性率为38.0%(98/258),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的阳性率0.0%(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01,P<0.01)。(2)女性、结肠及低分化的结直肠癌患者中Fascin-1蛋白的阳性率高于男性、直肠及高-中分化患者(χ2=4.256、20.085、8.471,P值均<0.05)。(3)在EGFR阳性结直肠癌患者的Fascin-1蛋白阳性表达率(42.9%,91/212)较EGFR阴性病例(15.2%,7/4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8, 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EGFR和Fascin-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219,P<0.01)。(4)194例获得随访的结直肠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73.2%(142/194),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5.5%(127/194)。其中EGFR和Fascin-1均阳性患者的5年平均总生存期及5年总生存率(47.8个月、64.7%)低于非均阳性患者(54.4个月、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9, 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EGFR与Fascin-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二者同时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Fascin-1蛋白 结直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运用曼月乐结合孕激素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个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子宫内膜增生症治疗的患者50例,将其自由分组分研究和参照两组,其中25例患者运用孕激素展开医治为参照组,余下25例患者运用孕激素和曼月乐展开医治为研究组。结果结果数据表明,在子宫内膜逆转率与子宫内膜厚度这两个指标中研究组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中运用曼月乐结合孕激素展开医治,可以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

  • 标签: 子宫内膜增生症 曼月乐 孕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