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视网膜脱离行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老年医学科和眼科收治的40例视网膜脱离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叙事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并记录两组患者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GQOLI-74、MUNSH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高眼压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能有效的改善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手术治疗 焦虑 抑郁 叙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应用在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8年8月到2019年9月期间本院妇科收治的98例进行卵巢囊肿手术患者为研究目标,同时采取电脑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数据。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 卵巢囊肿 手术 焦虑 抑郁情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罹患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在各项工作开展前,于2017年06月至2020年05月时间段内,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需手术方式治疗的共计100例患者予以选取,随机做分组处理,对照组所纳入的50例运用本科室日常工作中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所纳入的50例运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就各项护理措施开展前后,两组所呈现出的护理满意度评估值,Harris评分测定值,VAS评分测定值展开细致观测,并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估值98.00%相较对照组评估值82.00%居更高水平,P<0.05。两组Harris评分、VAS评分在护理相关事宜开展前无差异,P>0.05;在护理相关事宜开展后,Harris评分测评分值升高,VAS评分测评分值降低,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护理期间通过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疼痛感得以减轻,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室护理 护理满意度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性我院2006年5月至2010年6月1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和麻醉过程中护理配合的经验。结果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护士熟练的配合是婴幼儿心脏手术成功的关键。结论婴幼儿心脏外科手术中高质量的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 标签: 婴幼儿 心脏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100例我院慢性咳嗽患者,详细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征为基础展开积极有效的治疗。结果:在接受针对性的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病症表现有显著的改善,其中喘息的症状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低于其他病症,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呼吸内科 慢性咳嗽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μ阿片受体是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镇痛药剂,μ阿片受体具有起效快、镇痛时间长、镇痛强度大的特点。但其副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经常会令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异常、呼吸不畅等情况的出现。纳布啡是对阿片类受体激动剂起拮抗作用的。它通过作用于K受体发挥其镇痛和镇静效应;其镇痛作用、作用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基本类似于吗啡或稍弱。纳布啡和吗啡在缓解轻到中度疼痛方面没有任何差异;但是,发生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与吗啡组相比纳布啡明显降低。纳布啡的呼吸抑制作用有封顶效应,一旦达到血浆峰浓度,增加剂量呼吸抑制作用不再增加,纳布啡几乎无血流动力学效应。本文就针对骨科手术中应用纳布啡的情况进行一些分析和综述,对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一些论述。 关键词:纳布啡;骨科手术;应用 1引言 随着我国国家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我国早已经是老龄化的社会,现如今的老龄化情况是越来越严重,现在骨科患者中的“常客”大多皆为年龄比较大者。患者由于年龄的因素,会使得患者患有各种疾病,诸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一系列基础疾病。这就使得当下在麻醉师对麻醉药物的选择上需要更加认真且仔细,稍有不慎,就很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及危害。此外,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康复尤其是快速康复,越来越被人看重,为了减少手术之后的不良反应及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令患者能尽快的康复,那就令麻醉师不得不关注麻醉药物。麻醉药物对于康复的效果和速度是有极大的影响,对于镇痛的情况和不良反应也存在有极大的影响。现如今,麻醉镇痛药物主要是μ阿片受体,此类药物具有起效快、镇痛时间长、镇痛强度大的特点。但其副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时常会令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异常、呼吸不畅等情况的出现。纳布啡是κ受体的激动剂,是未来可期的麻醉药物。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和参考资料,对目前所有骨科手术中应用纳布啡的情况进行一些论述,希望给有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 2骨科手术中应用纳布啡 2.1术前应用 骨折创伤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疾病,其刺激是长期持续的,痛感非常明显。此外,经过手术,其切口周围容易发生炎症,这会加剧疼痛。纳布啡是一种阿片类受体,是一种半合成的阿片激动-拮抗剂,属于菲族化合物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类似于纳洛酮,主要应用于轻到中度的疼痛。与吗啡相比,纳布啡具有对患者心理、情感影响小,成瘾性小,呼吸抑制轻等优点,研究证实女性对多种阿片类镇痛药物更敏感。根据有关资料研究显示,阿片类受体在镇痛领域中的炎症相关抑制和术后的疼痛感降低存在有极大的成效。有学者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在术前给予一定量的纳布啡,经过手术过程后,白细胞、肿瘤等相关因子都确实有所降低。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在麻醉前给予纳布啡,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发生情况的确有所减少。 2.2手术中应用 骨科手术一般都位于四肢及脊柱,麻醉之后,患者处于清醒的情况下,内心很可能充满不安与惶恐,此外,也可能会出现麻醉效果不好的情况,这个时候就有必要使用静脉镇痛药物。众所周知,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非常好的镇痛药物,它不但可以降低血压、心率,也不会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但是其镇痛效果时常无法满足手术的要求,纳布啡的出现刚好满足了手术过程中的镇痛效果,副作用也不大。有学者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部分麻醉的前提下使用了纳布啡,在手术过程中,病人的身体情况比较平稳,没有较大波动,无论是心率还是脉搏都处于平稳的情况下,从这种情况下来看,纳布啡是安全的,也是有效的。在骨科微创手术中,麻醉主要是静脉复合局部麻醉的方式。传统的震惊药物,副作用非常大,在联合使用的情况下,副作用也更为突出。右美托咪定的弊端在前文已述,现在常常是选择纳布啡与右美托咪定一同使用,希望能够缓解患者的痛感,与内心害怕的情绪。根据有关人员通过临床试验对比传统麻醉方式和纳布啡与右美托咪定一同使用方式,对比的研究发现,纳布啡与右美托咪定一同使用的效果更好,生命体征非常稳健,而且没有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所以是非常安全且有效的。 局部麻醉药物进入血液后,效力过于强劲,在临床上使用是非常受限的,神经阻滞效果有时也往往不够理想,且时间问题也是手术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问题。有多种研究发现,加入纳布啡能够延长手术过程中镇痛的时间。 2.3手术后应用 阿片类受体在手术之后的镇痛使用范围也很广,使用时间也很长。但是其副作用也是非常大的。纳布啡用于术后镇痛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它的封顶效应。当纳布啡联合非阿片类受体药剂量达到最大限度,镇痛作用效果不好时,就表明纳布啡的镇痛效应达到了最大,所以要给予重视。随着医疗水平的增进与提高,纳布啡的诞生可以极大的改善这种问题。此外,其部分μ受体拮抗的能力令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效果也非常突出。自控静脉镇痛泵是目前手术之后的镇痛中最为常用的方法,选择多种镇痛药物,一同使用,让其发挥出各自的药效,以期达到最安全最有效的镇痛效果。有学者还在髋关节手术的术后镇痛中使用了纳布啡,其临床效果也非常突出,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目前,骨科手术后的镇痛中关于纳布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在局部麻醉中的研究已经证实,纳布啡可以作为辅助药物用于术后镇痛,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牛国蓊,张建军,郑远智,李炜.纳布啡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2):1833-1836. [2]时利荣,陈志强,王静,李荣.纳布啡在骨科手术麻醉镇痛中的研究进展[J/OL].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19. [3]吴海峰.纳布啡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控制效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9):25-27. [4]陈佳.低剂量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在PCIA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药品评价,2018,15(13):32-35. [5]肖磊.低剂量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在PCIA中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3):159. [6]张少杰,赵亚娟,李慧芳,王彬彬,王伟芝.低剂量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在PCIA中的临床观察[J].潍坊医学院学报,2016,38(05):330-33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参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将 7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分为对照、实验两组,每组 3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围术期疼痛护理干预,就两组术后 12h、 24h、 48h小时 VAS评分进行比较,并运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在对术后疼痛的观察中发现,两组 12h、 24h、 48h的 VAS评分均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而实验组在各时间短的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痔疮患者围手术期施以疼痛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意义重大。

  • 标签: 痔疮 围手术期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保温措施辅助手术室护理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凝血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8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性保温措施,对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凝血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1)研究组中4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HR、SBP、DBP、AD、NE及CRP)明显低于对照组中4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中4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中4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中4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中4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腔镜手术患者来说,采用综合性保温措施辅助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综合性保温 宫腔镜手术 应激反应 凝血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深入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的病例数为50例,患者均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对比实验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将患者进行盲选分组,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模式综合护理。期间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程度,与抑郁、焦虑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将研究数据进行组间对比,验证最后效果。结果:经最后数据分析,两组差异显著,研究组围术期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低于常规组,其护理满意度较为理想,达到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骨科患者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青光眼手术作为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在提高患者视力和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除了需要医学上的专业治疗外,更需要人文关怀护理的支持。人文关怀护理注重患者的身心健康,关注患者的个体需求,通过温暖的关怀和专业的护理,全面提升患者的手术体验和康复效果。在这个以医学技术为主导的时代,强调人文关怀护理的重要性变得愈发凸显。青光眼手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身体不适、焦虑、恐惧等多重心理和生理的压力。通过引入人文关怀护理,我们能够更全面地关照患者的需求,提供更贴心、个性化的服务,从而在手术的全过程中实现更好的病患体验。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青光眼手术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镇痛方法对腹部手术后慢性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腹部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遵循医嘱给予镇痛泵、镇痛药物进行镇痛,同时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疼痛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与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镇痛方法 腹部手术 慢性疼痛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行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实行吸入麻醉,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研究探讨。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更佳。结果:全凭静脉麻醉的方式可以为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提供更为可靠的安全保障,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全凭静脉麻醉 吸入麻醉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
  • 简介:摘要玫瑰痤疮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表现为面中部为主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斑块及鼻赘。过去玫瑰痤疮以药物治疗为主,随着光学的发展,物理治疗的种类及多种物理治疗方法联合应用越来越多,治疗玫瑰痤疮采用的物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激光、强脉冲光疗法、光动力疗法等。

  • 标签: 玫瑰痤疮 激光 强脉冲光 光动力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不同手术摘出复杂眼内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杂眼内异物87例(87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异物性质、位置、大小等因素选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不同手术,包括磁棒接力、异物钳夹出及外路摘出术,术后随访3~8个月,观察异物摘出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87例眼内异物均一次手术摘出。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χ2=10.462,P=0.002)。11例(12.64%)巨大眼内异物视网膜复位不良,行二次视网膜复位术治愈。76例(87.36%)术后随访期内均无视网膜脱离或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异物性质、位置、大小等因素选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不同手术摘出复杂眼内异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眼异物 眼损伤 玻璃体切除术 眼外科手术 磁棒接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6例行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性的方法,将本组试验的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血栓进行有效的预防,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本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85,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4.65%)显著低于对照组(46.51%),本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255,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脊柱骨折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精细化管理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护理作用。方法:以2019年7月-2020年6月间我院的64例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患者展开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各32例的参考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接受精细化管理的研究组患者术后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精细化管理 健康教育 护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缩短合并糖尿病的创伤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禁食水的疗效。方法对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合并糖尿病的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将患者以病房为单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手术当日0 h开始禁食,术前晚进糖尿病饮食,不限制患者晚间的饮水量,术前3 h可按5 mL/kg口服本院营养科配置的浓度为6.25%的麦芽糊精果糖饮品。对照组:手术当日0 h开始禁食禁水。所有患者术后均根据苏醒评分和防御反射性评分,一旦清醒即可进无渣饮品,如无不适2 h即恢复正常饮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比较实际术前禁饮时间、术前进饮总量,术后首次进饮、进食时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主观舒适度(焦虑、口渴、饥饿、恶心、疲劳、头晕、虚汗、胃部不适等)、握力及血糖差异。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35例患者,其中试验组52例,对照组83例。试验组男22例,女30例;年龄30~84岁。对照组男39例,女44例;年龄29~81岁。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的术前禁饮时间[3.5(2.5,6.3) h]较对照组[12.0(9.0,16.0) h]显著缩短,术前末次饮水量[300(200,300) mL]较对照组[100(100,200) mL]显著增加,术后禁饮时间[0.08(0,1.25) h]较对照组[2.00(0, 6.00) h]显著缩短、恢复正常饮食时间[2.0(2.0,2.3) h]较对照组[3.0(2.0,6.0) h]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焦虑、疲劳、虚汗和胃部不适症状在全部评估时段均显著轻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口渴感在术后回病房即刻比对照组显著好转,头晕和饥饿感在术前离开病房去手术室时和术后回病房即刻较对照组显著好转;试验组术后恢复进食后的恶心症状较对照组显著减轻,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服无渣饮品后2 h的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8,P=0.035)。其余时段两组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缩短合并糖尿病的创伤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禁饮时间是安全、可行的,且有助于改善患者围手术期主观感受,稳定围手术期血糖。

  • 标签: 糖尿病 围手术期医护 禁食 禁水 创伤骨科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老年人的脊柱退行性病变越来越常见。成年人久坐对脊柱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因为久坐而患上一系列脊柱疾病。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发展的很快,脊柱内窥镜手术系统的重要辅助设备-扩张器专利申请量也迅速增长,并且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快速增长。

  • 标签: 脊柱内窥镜 扩张器 专利申请量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关节镜手术患者,采取医护患一体化模式的护理为患者康复效果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内共计60例行关节镜半月板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随机选取30名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剩余30名患者划为观察组,应用医护患一体化模式的护理模式。对两组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效果差别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更加优秀(P<0.05);观察组对本次开展治疗的医护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医护患一体化模式的护理对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有着优秀的提升效果,对于提升护理流程安全性的辅助效果显著,对于提高患者康复效率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医护患一体化护理模式 关节镜手术 快速康复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