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胃癌D2根治术已成为标准治疗,基于ACTS-GC试验和CLASSIC试验的结果,胃癌D2根治术+辅助化疗成为当前标准治疗策略。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R0切除率,但有关新辅助化疗的方案选择、最佳疗程等方面并未达成共识。本文将回顾近年来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胃肿瘤 药物疗法,联合 临床方案 局部进展期 新辅助治疗
  • 简介:局部进展期胃癌的合理淋巴结清扫范围一直存在争议。随着国内外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结果的发表,D:根治术作为局部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标准手术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已达成共识。但由于JCOG9501研究设计的局限性,其结果未能明确国内常见的T4期和N3期胃癌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No.16淋巴结)清扫的意义。行脾切除术彻底清扫脾门淋巴结(No.10淋巴结)的意义尚待JCOG0110研究的最终结果证实;虽然第3版日本胃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将肠系膜上静脉根部淋巴结(No.14v淋巴结)和胰头后淋巴结(No.13淋巴结)转移阳性归为远处转移(M1期),但对于幽门下淋巴结(No.6淋巴结)明显阳性及远端进展期胃癌侵犯十二指肠的患者,仍推荐行D2根治术+No.13和No.14v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淋巴结外软组织清扫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局部进展期胃癌规范化淋巴结清扫(D2)范围是胃癌外科治疗最重要的质控指标。超出标准淋巴结清扫范围是否能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仍存争议。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不属于D2淋巴结清扫范围,但是对伴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病例,新辅助化疗后采取D2+手术可以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远期生存。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No.14v)被认为是区域淋巴结,No.14v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接受D2+淋巴结清扫,其预后明显优于仅接受D2根治术的患者。No.14v不包括在D2淋巴结清扫范围内,但是对临床诊断No.6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推荐采取D2+淋巴结清扫。脾门淋巴结(No.10)也不属于D2淋巴结清扫范围,当肿瘤浸润胃大弯侧,可以采取D2+脾切除或No.10淋巴结清扫。胰头后组淋巴结(No.13)同样不属于D2范围,但是远端胃癌侵犯十二指肠时,其转移率明显增高,也建议采取D2+淋巴结清扫。清扫肝总动脉后方淋巴结(No.8p),可以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但是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在围手术期治疗和微创时代,建议对cT3~4N1M0病例采取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对cT3~4N2~4M0期病例采取SOX新辅助化疗+D2手术+术后SOX辅助化疗模式。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团队的经验,采取开放或腹腔镜D2+手术。

  • 标签: 胃肿瘤,局部进展期 D2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范围
  • 简介:摘要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收治的胃癌患者以进展期为主。近年来,随着药物治疗的进步,对于无法手术的Ⅳ期胃癌采取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后,可以使部分病例肿瘤降期,从而获得根治手术的机会,部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从而获得了长期生存的机会。REGATTA研究结果证实,姑息手术+化疗不能改善Ⅳ期胃癌患者的远期生存。新辅助腹腔+静脉化疗可以使部分伴有腹膜转移的Ⅳ期胃癌病例降期,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PHOENIX研究方案,有望提高伴有腹膜转移Ⅳ期胃癌病例的转化手术率。以紫杉醇为基础的三药化疗可以使部分无法手术的晚期胃癌降期,获得手术机会,从而提高无疾病进展生存和总生存率,已成为Ⅳ期胃癌转化治疗的基石。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等化疗药物安全可靠,可以作为Ⅳ期胃癌转化治疗的备选方案之一,为细胞毒药物联合靶向药物提供了新思路。免疫治疗时代,免疫药物联合应用及一线应用已是业内共识。针对晚期Her-2阳性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例,化疗+抗Her-2靶向药+抗PD-1单抗的四药联合一线治疗的成功探索,开辟了Ⅳ期胃癌转化治疗的新时代。胃癌是异质性非常高的恶性肿瘤,以Yoshida分型为代表的Ⅳ期胃癌分类法是以影像学为基础的,未来应该结合基因检测等手段,制定更合理的Ⅳ期胃癌分类方法,据此制定Ⅳ期胃癌个体化精准转化治疗方案,有效提高Ⅳ期胃癌患者的远期生存。

  • 标签: 胃肿瘤 Ⅳ期 转化治疗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