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2019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整形外科、烧伤科及口腔颌面外科组织病理诊断为CSCC的279例手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114)和未复发组(n=165),对其临床资料、病理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CSCC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279例CSCC手术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1.82∶1;发病年龄(59.3±14.2)岁,年龄≥60岁的患者占比58.1%;发病病程平均24个月;暴露部位的发病率(88.2%)明显高于非暴露部位(11.8%);病理分化程度以高分化多见,为182例(65.2%);术后术区愈合良好244例(87.5%),愈合不良35例(12.5%);首次切缘病理阴性239例(85.7%),阳性40例(14.3%);确诊CSCC时发生淋巴结转移60例(21.5%),未发生淋巴结转移219例(78.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发病部位、术后术区愈合情况、首次切缘病理情况,确诊时有无淋巴结转移与CSCC复发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OR>1.6,此外,性别、年龄、皮损长径、术前皮损破溃情况、病理分化程度、辅助放疗等因素对CSCC复发的相关性尚不明确,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发病病程(≥20个月)、发病部位(头面暴露部位)、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否)、首次切缘病理情况(阳性)及确诊时淋巴结转移状况(有转移)均为CSCC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早期、准确的诊断对CSCC的预后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有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可早期发现转移、及时处理,从而改善CSCC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皮肤肿瘤 复发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2019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整形外科、烧伤科及口腔颌面外科组织病理诊断为CSCC的279例手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114)和未复发组(n=165),对其临床资料、病理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CSCC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279例CSCC手术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1.82∶1;发病年龄(59.3±14.2)岁,年龄≥60岁的患者占比58.1%;发病病程平均24个月;暴露部位的发病率(88.2%)明显高于非暴露部位(11.8%);病理分化程度以高分化多见,为182例(65.2%);术后术区愈合良好244例(87.5%),愈合不良35例(12.5%);首次切缘病理阴性239例(85.7%),阳性40例(14.3%);确诊CSCC时发生淋巴结转移60例(21.5%),未发生淋巴结转移219例(78.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发病部位、术后术区愈合情况、首次切缘病理情况,确诊时有无淋巴结转移与CSCC复发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OR>1.6,此外,性别、年龄、皮损长径、术前皮损破溃情况、病理分化程度、辅助放疗等因素对CSCC复发的相关性尚不明确,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发病病程(≥20个月)、发病部位(头面暴露部位)、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否)、首次切缘病理情况(阳性)及确诊时淋巴结转移状况(有转移)均为CSCC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早期、准确的诊断对CSCC的预后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有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可早期发现转移、及时处理,从而改善CSCC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皮肤肿瘤 复发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受体(IL-2R)、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其在天疱疮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10月收治的53例天疱疮患者,其中进展期33例、稳定期2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L-1β、IL-2R、IL-10及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进展期天疱疮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稳定期患者(P<0.05),其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升高。三组间IL-1β、IL-2R、IL-10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50岁患者的IL-2R水平高于≤5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病情重度天疱疮患者的TNF-α水平高于轻度、中度,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进展期天疱疮患者血清IL-1β、IL-2R、IL-10及TNF-α表达水平在性别、分型、是否曾激素治疗、是否有黏膜受累等分组中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IL-2R、TNF-α在天疱疮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可能与病情活动度相关。

  • 标签: 天疱疮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2受体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受体(IL-2R)、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其在天疱疮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10月收治的53例天疱疮患者,其中进展期33例、稳定期2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L-1β、IL-2R、IL-10及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进展期天疱疮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稳定期患者(P<0.05),其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升高。三组间IL-1β、IL-2R、IL-10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50岁患者的IL-2R水平高于≤5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病情重度天疱疮患者的TNF-α水平高于轻度、中度,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进展期天疱疮患者血清IL-1β、IL-2R、IL-10及TNF-α表达水平在性别、分型、是否曾激素治疗、是否有黏膜受累等分组中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IL-2R、TNF-α在天疱疮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可能与病情活动度相关。

  • 标签: 天疱疮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2受体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