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围绕着君主或权威这根主轴运动,一切制度建立和修订,总是以在位君主和权威的统治利益和运用方便为取舍标准,尽量体现和扩大君主与权威的权势。这种高度集权于上的制度,显然不能应付复杂而不断变化的社会。尤其是,当社会发生变乱时,更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特殊情况下授予一些地方官吏及军事将领一定范围的专断乃至专杀的权力,就显得十分必要。“赐尚方剑”制度是明王朝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临时措置,被赐予尚方剑,意味着拥有者具有专杀、专断及便宜行事的权力。虽然君主不愿意将这种权力授出,但迫于形势需要,又不得不放权,是一种无奈之举。该制度既反映出君主心理的矛盾,又关系到实行时复杂的政局,是颇有特色的制度

  • 标签: 赐尚方剑 明朝 授剑 礼政治权威
  • 简介:明代夜不收军制的创制与发展,起于边防、战阵之需要,其实施运行并非因循守旧、一成不变,而是视边防情势变动而不断调整,其分布范围亦因此渐由西北二边推至东南沿海及西南边境,折射出因时变革的精神。史籍中所载夜不收名目繁杂,且执行的任务众多,受此影响,学界多将其界定为刺探与传递情报的哨探或间谍,或是边防中之一般杂役。通过明代边关志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夜不收群体实际上也有区别:直属于镇、卫的夜不收,直接听从本官指挥,主要承担侦察事务,有时也会执行主官临时指令,甚至充当贴身侍卫及充作仪仗队;驻守及巡视墩台的夜不收,遇有敌情,传报腹里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 标签: 夜不收 明哨 暗哨 尖儿手 缉事军
  • 简介:明代州县官吏的设置在典章制度中有明确的规定,但详上略下、言尊弃卑的缺陷,对州县官多是语焉不详,州县官以下的官吏,更是不屑一顾的.州县政治体制中,州县官及州县官以下的吏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官吏按职权利贵,可分为六个等级,这个等级不但与州县行政体系有关,还关系到州县政治的运营机制.

  • 标签: 明代 州县官吏 政治体制
  • 简介:明代州县衙署的建制与州县政治体制柏桦我国国情的特点是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地区性的差别较大,中央政权要对之实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就必须建立和健全旨在加强控制的地方行政体制。众所周知,中国自春秋时期出现郡县制以来,在战国时期已成为定制,经秦代在全国范围的...

  • 标签: 州县官 衙署建筑 建筑组群 地方志 吏胥 建筑格局
  • 简介:明清州县监狱有多种形式,依其设立是否有典章制度为依据,可粗略划分为正规监狱和非正规监狱两大类。前者由于有章可循、有典可据,所以在设置、设施、管理等方面都比较规范。后者则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是因为某些特殊需要或缘由而设,多是本做它用的场所、设施用于监禁,具有临时性。这些临时性的监狱处于法律和监管的盲区,无论在设立、废止、运行、管理、条件上都有较大的随意性、不确定性。虽然在监管上,无论是正规,还是非正规的监狱都纳入正规管理的范畴,在加强考核、监督的前提下,重视对监狱官吏责任的追究和处罚,但是制度的局限性和弊端也是明显的,不但狱囚生存状况恶化,而且狱政的腐败犹如挥之不去的恶魔,缠绕在州县监狱内外。

  • 标签: 州县监狱 有狱官 管狱官 照刷磨勘 循环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