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人群中心血管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快速增长。心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控制心血管病负担的增长需落实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慢病防控方针。本文主要围绕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阐述了心血管病零级预防、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概念和措施,以及心血管病预防的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并对心血管病预防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心血管病 预防级别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指由于鼻腔、鼻咽部、口及咽喉腔狭窄等原因造成上气道解剖结构的异常或病变,在此基础上,上气道扩张肌张力发生异常,可造成OSA患者气道反复塌陷阻塞,进而造成睡眠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OSA的发生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许多研究表明 OSA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介导AS的发生,阐明OSA与AS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为OSA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新的见解。本综述重点介绍OSA参与AS的相关机制,并对OSA与AS间的焦点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烟对中青年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合作开展的"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项目"。该项目自2014年起,在中国158家三级医院和82家二级医院连续入选ACS住院患者,系统地收集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和评价医疗质量。本研究纳入标准包括:年龄<60岁、首次发生ACS的女性患者且住院期间接受过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其吸烟状态将研究人群分为吸烟者和不吸烟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与中青年女性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纳入2 86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中青年女性ACS患者,其中340例(12%)为吸烟者。与不吸烟患者(2 523例)比较,吸烟患者45岁以下发病占比更高[13.2%(45/340)比8.5%(215/2 523),P<0.01],合并高血压[59.4%(202/340)比66.7%(1 683/2 523),P<0.01]和糖尿病[39.4%(134/340)比44.2%(1 116/2 523),P=0.09]比例较低,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比例更高[66.8%(227/340)比53.7%(1 354/2 523),P<0.01],具有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39.1%(133/340)比32.6%(822/2 523),P<0.01]、冠状动脉单支血管重度狭窄[56.2%(109/194)比46.1%(706/1 530),P<0.01]和多支血管重度狭窄[63.2%(84/133)比58.2%(478/822),P=0.29]的比例均高于不吸烟者。在调整了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肾功能不全、冠心病家族史和ACS类型后,与不吸烟的中青年女性患者相比,吸烟中青年女性患者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多支血管严重病变和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比值比(95%CI)分别是1.41(1.11~1.79)、1.40(1.10~1.78)和1.78(1.11~2.87)。结论吸烟与中青年女性ACS患者冠状动脉广泛病变及严重病变的风险增加有明确关联,为进一步认识吸烟行为的危害、加强中青年女性的控烟教育和戒烟指导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吸烟 中青年 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简称AN)介入治疗术整体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主体为2019年1月~2020年6月入本院神经外科行AN介入手术治疗的289例患者。随机分A组(146例)和B组(143例),行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A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B组;A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A组的并发症率为2.05%,B组为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神经外科行AN介入治疗术患者行整体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可提升生活质量,并能减少并发症。

  • 标签: 神经外科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术 整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