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对烧伤早期血管通透性改变的影响。方法①临床研究:采集2019年1月1日至8月30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12例重度烧伤患者入院0.5 h内全血标本,检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比例以及血清HBP水平;以同期8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以明确重度烧伤患者炎性指标及HBP与其他严重创伤患者的差异。留取12例重度烧伤患者入院9 d内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多糖包被代谢产物黏结合蛋白多糖-1(syndecan-1)和透明质酸(HA)水平。采用线性相关法分析HBP与中性粒细胞比例、syndecan-1和HA的相关性。②基础研究:制备6~8周龄SD大鼠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模型,低分子肝素(LMWN)干预组(n=5)大鼠于伤后即刻经腹部皮下注射200 U/kg低分子肝素钠(2 h 1次,共4次);烧伤组(n=5)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n=5)不给予任何干预。分别于伤后0、2、4、8 h取大鼠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HBP、syndecan-1和HA水平,取大鼠肺组织于透射电镜下观察肺血管内皮细胞多糖包被损伤情况。结果①临床研究结果:12例重度烧伤患者与8例严重创伤患者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比例以及HBP水平均升高,两组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BC(×109/L):14.5±6.1比10.8±3.6,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9/L):12.0±5.9比9.0±4.0,中性粒细胞比例:0.81±0.10比0.79±0.14,均P>0.05〕;但烧伤患者HBP水平明显高于创伤患者(μg/L:192.92±61.73比51.17±23.05,P<0.01)。12例重度烧伤患者伤后血清syndecan-1和HA水平急剧升高,并呈持续升高趋势,9 d达峰值〔syndecan-1(μg/L):16.02±0.39,HA(μg/L):106.83±4.90〕。相关分析显示,重度烧伤患者入院1 d血清HBP与中性粒细胞比例、syndecan-1和HA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5、0.732、0.900,均P<0.01)。说明烧伤引起中性粒细胞急剧升高后释放大量HBP,同时血管内皮多糖包被受到严重破坏。②基础研究结果:烧伤组大鼠伤后血清HBP、syndecan-1和HA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急剧升高,并随时间延长呈持续升高趋势,伤后8 h达峰值;LMWH干预组血清HBP、syndecan-1和HA水平均较烧伤组明显降低,8 h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HBP(μg/L):6.47±0.25比12.48±0.08,syndecan-1(μg/L):19.06±1.48比25.92±3.34,HA(μg/L):35.76±2.10比54.91±2.64,均P<0.01〕。透射电镜下显示大鼠肺血管多糖包被结构:正常对照组结构连续、分布均匀、致密;烧伤组2 h时结构即明显破坏、脱落,8 h时已基本观察不到多糖包被结构;LMWH干预组结构破坏、脱落现象明显减轻,8 h时仍能观察到多糖包被结构。结论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大量丢失,与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急剧升高并释放高水平HBP造成内皮细胞多糖包被破坏有关。

  • 标签: 烧伤早期 肝素结合蛋白 多糖包被 血管通透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肝素结合蛋白(HBP)的变化及其在体外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和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与实验研究方法。将2020年8—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0例严重烧伤患者纳入严重烧伤组[男12例、女8例,年龄为44.5(31.0,58.0)岁],同期招募该单位体检中心体检结果正常的20名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为39.5(26.0,53.0)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志愿者血浆与严重烧伤组患者伤后48 h内血浆中HBP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对2组血浆中HBP和TIMP-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取第4代对数生长期HUVEC进行实验,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常规培养的正常对照组(处理下同)与进行相应处理的重组HBP(rHBP)处理12 h组、rHBP处理24 h组、rHBP处理48 h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细胞中TIMP-1的mRNA表达;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与进行相应处理的rHBP处理48 h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TIMP-1蛋白表达;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与加入相应试剂处理的单纯rHBP组、单纯抑蛋白酶多肽组、rHBP+抑蛋白酶多肽组(rHBP终物质的量浓度为200 nmol/L,抑蛋白酶多肽终质量浓度为20 μg/mL),培养48 h,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IMP-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从前述1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分离中性粒细胞,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与加入相应试剂处理的单纯重组TIMP-1(rTIMP-1)组、单纯佛波酯组、rTIMP-1+佛波酯组(rTIMP-1终质量浓度为500 ng/mL,佛波酯终物质的量浓度为10 nmol/L),培养1 h,采用免疫荧光法观测细胞中CD63蛋白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CD63蛋白阳性表达率,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P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蛋白表达水平。正常对照组均于适宜时间点进行前述相关检测,细胞实验中各组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Tamhane T2检验。结果严重烧伤组患者血浆中HBP、TIMP-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404.9(283.1,653.2)、262.1(240.6,317.4)ng/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志愿者的61.6(45.0,68.9)、81.0(66.3,90.0)ng/mL(Z值分别为-5.41、-5.21,P<0.01)。健康对照组志愿者血浆中HBP和TIMP-1蛋白表达相关性不强(P>0.05),严重烧伤组患者血浆中HBP和TIMP-1蛋白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4,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HBP处理12 h组、rHBP处理24 h组、rHBP处理48 h组HUVEC中TIMP-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3.58、-2.25、-1.26,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HBP处理48 h组HUVEC中TIMP-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培养48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rHBP组HUVEC培养上清液中TIM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9.43,P<0.05),单纯抑蛋白酶多肽组、rHBP+抑蛋白酶多肽组HUVEC培养上清液中TIMP-1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单纯rHBP组比较,rHBP+抑蛋白酶多肽组HUVEC培养上清液中TIM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t=4.76,P<0.01)。培养1 h,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的各组中性粒细胞CD63蛋白表达结果趋势一致。培养1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rTIMP-1组中性粒细胞中CD63蛋白阳性表达率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P、MPO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单纯佛波酯组、rTIMP-1+佛波酯组中性粒细胞中CD63蛋白阳性表达率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P、MPO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2.41、3.82,5.73、1.05、4.16、1.08,P<0.05或P<0.01);与单纯佛波酯组比较,rTIMP-1+佛波酯组中性粒细胞中CD63蛋白阳性表达率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P、MPO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5.26、2.83、1.26,P<0.05或P<0.01)。结论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血浆中HBP表达水平增加;HBP可在体外诱导HUVEC分泌TIMP-1,TIMP-1可降低人中性粒细胞CD63分子表达。

  • 标签: 烧伤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脱颗粒 肝素结合蛋白 中性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