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泪道组织病理学分类和年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经手术治疗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64例(65只眼)原发性泪道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眼别、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和良、恶性病变的构成情况。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别统计原发性泪点、泪小管和泪囊肿组织病理学构成和年龄分布情况,并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4例原发性泪道患者中男性23例(24只眼),女性41例(41只眼)。右眼36例,左眼27例,双眼1例。患者年龄(46±4)岁(12~78岁)。病程(13.1±4.2)个月。64例患者中,主诉为溢泪者43例,发现者19例,溢脓者2例;伴有内眦角移位者29例,胀痛者21例。64例原发性泪道患者中良性病变51例,交界性病变4例,恶性病变9例。按照发生部位分类,原发性泪点17例,原发性泪小管2例,原发性泪囊肿45例。原发性泪点均为良性病变,其中色素痣占首位(10例)。原发性泪小管包括表皮样囊肿和变性物质各1例,均为良性病变。原发性泪囊良性病变(32例)中发生率前3位的为黏膜上皮囊肿(9例)、皮样囊肿(6例)和表皮样囊肿(6例);原发性泪囊交界性病变4例,包括软组织巨细胞瘤2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和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各1例;原发性泪囊恶性病变(9例)以鳞状细胞癌居首位(3例)。原发性泪点患者中年龄40~59岁者多见(14例);原发性泪囊良性患者中年龄<40岁(15例)和40~59岁(11例)者多见,而原发性泪囊交界性和恶性病变均为40岁以上患者。共49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57.2±3.8)个月。1例泪囊移行细胞癌和1例泪囊黑色素瘤分别于泪囊肿切除术后7个月和1年出现复发,经再次泪囊肿切除术后分别随访24个月和38个月未复发。其余均未见复发。结论泪点绝大多数为良性,以色素痣多见;泪囊良性以黏膜上皮囊肿、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多见,恶性以鳞状细胞癌多见。泪囊恶性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中华眼科杂志,2020,56:364-369)

  • 标签: 泪器疾病 眼肿瘤 痣,色素 表皮囊肿 皮样囊肿 癌,鳞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