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分流结扎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肝外门分流(Abernethy畸形)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普外科12例Abernethy畸形患儿的外科手术过程和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便血9例,血清转氨酶升高和黄疸2例,低氧血症1例。当阻断引流后门静脉压力≤26 cmH2O(1 cmH2O=0.098 kPa)时,完全结扎门分流;当阻断引流后门静脉压力>26 cmH2O时,行门分流部分结扎术,保持门静脉压力在26 cmH2O左右,二期手术再行完全结扎分流血管。术后随访5~70个月(平均35.2个月)。结果本组12例Abernethy畸形患儿中6例行引流一期完全结扎,5例行分期结扎,1例行部分结扎术治疗,其中3例患儿因门静脉主干发育纤细,在行结扎同时施行Rex手术。9例便血患儿的便血症状较前明显好转。1例出生后黄疸和血清转氨酶升高患儿术后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降至正常。1例血清转氨酶升高患儿术后恢复正常,1例低氧血症患儿术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结论门分流结扎术是治疗Ⅱ型Abernethy畸形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动静脉畸形 结扎术 门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者和RA患者血浆来源外泌对人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健康者和RA患者血浆,用试剂盒分离外泌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纳米颗粒分析仪(NTA)测量其大小及免疫印迹实验对表面标志蛋白进行鉴定。通过CCK8、细胞划痕、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外泌对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检测细胞分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变化。采用t检验。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到双凹圆盘状的囊性小泡,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测其直径在50~150 nm,蛋白质印迹法显示出血浆外泌体表面标志蛋白flotillin1和CD81,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7 000和26 000。内皮细胞活性随着外泌浓度增高而降低,但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差义(t=1.86,P>0.05)。与健康者血浆外泌相比,RA血浆外泌可显著抑制内皮细胞迁移[(2.24±0.23)和(1.46±0.13),t=6.60,P<0.05],侵袭能力减弱[(0.673±0.030)和(0.827±0.030),t=8.11,P<0.05],分泌HIF-1α、VEGF细胞因子的能力也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706±0.020)和(0.908±0.040),t=10.10,P<0.05;(0.692±0.010)和(0.841±0.020),t=14.90,P<0.05]。结论血浆来源的外泌可能在RA并血管损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外泌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a 血管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