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性别、上唇长度与上中切牙显露量的关系,为前牙美学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中选择个别正常者304名(男性154名、女性150名,18~49岁),按照年龄分为18~29岁组(104名,男性53名,女性51名)、30~39岁组(110名,男性56名,女性54名)、40~49岁组(90名,男性45名,女性45名),拍摄记录受试者下颌姿势位、发“che”音和姿势性微笑时的动态视频影像,并从中选择具代表性的3张面部图像,使用ImageJ软件,测量上唇长度和厚度以及上中切牙显露量。分析各测量项目的组间差异和性别差异,对下颌姿势位上唇长度和上中切牙显露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下颌姿势位时18~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上唇长度分别为(21.9±2.2)、(22.5±2.5)、(23.1±2.2) mm,其中40~49岁组显著大于18~29岁组(P<0.05)。下颌姿势位、发“che”音时和姿势性微笑时40~49岁组上中切牙显露量[分别为(1.4±1.2)、(4.7±2.4)、(7.7±2.4) mm]均显著小于18~29岁组相应状态[分别为(2.3±1.4)、(5.5±2.2)、(8.8±2.0) mm](P<0.05)。下颌姿势位和姿势性微笑时30~39岁组上中切牙显露量[分别为(1.8±1.4)、(8.2±2.0) mm]均显著小于18~29岁组相应状态(P<0.05)。随年龄增长,上中切牙显露量均逐渐减少;下颌姿势位和发“che”音时(除40~49岁组发“che”音时)各组女性上中切牙显露量均显著大于同组男性(P<0.05),而姿势性微笑时同组上中切牙显露量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49岁个别正常下颌姿势位上中切牙显露量与上唇长度呈显著线性相关(r=-0.325,P<0.01)。结论前牙美学修复设计时需考虑性别差异,下颌姿势位和发“che”音时上中切牙显露量较姿势性微笑时更有参考价值;40~49岁个别正常上唇长度较18~29岁显著增加,上中切牙显露量显著减小。

  • 标签: 美学,牙科 义齿修复术 义齿设计 牙修复体设计 上中切牙显露量 上唇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