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新生儿脑遗传学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住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诊断为不明原因新生儿脑且完善遗传学检测的113例患儿的围产期资料、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头颅MRI表现,以及遗传检测结果和转归等。用t或χ2检验对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13例患儿中,男性74例(65.5%),出生胎龄(38.6±1.5)周,出生体重(2 957±561)g。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最常见(83/113,73.5%),其次为惊厥发作(39/113,34.5%)。38.2%(34/89)头颅MRI异常,80.4%(74/92)脑电图结果异常。113例患儿中遗传学检测结果异常60例(53.1%),包括单核苷酸变异48例,拷贝数变异8例,染色体变异4例。48例单核苷酸变异可分为综合征类(18例,37.5%)、代谢类(16例,33.3%)、癫痫类(11例,22.9%)和线粒体类(3例,6.3%),其中14例基因暂未收录于数据库。至2021年12月31日,共随访成功103例,其中75例(72.8%)预后不良,包括52例(50.5%)死亡,23例(22.3%)发育迟滞。预后不良患儿的出生体重和惊厥发作比例均低于非预后不良患儿[(2 876±536)与(3 254±554)g,t=3.15;29.3%(22/75)与53.6%(15/28),χ2=5.20],意识障碍比例高于非预后不良患儿[80.0%(60/75)与53.6%(15/28),χ2=7.19](P值均<0.05)。预后不良患儿的遗传学异常比例与非预后不良患儿相比,显现出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53.3%(40/75)与46.4%(13/28),χ2=0.39,P=0.533]。结论遗传学异常是不明原因新生儿脑的重要病因之一。单核苷酸变异为最常见遗传学类型,综合征类、代谢类、癫痫类是常见的单核苷酸变异类型。

  • 标签: 脑疾病 意识障碍 癫痫 全外显子组测序 多态性,单核苷酸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所致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5周、日龄≤28 d确诊为HDN或G6PD缺乏症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黄疸病因分为HDN组和G6PD缺乏症组,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HDN组532例,G6PD缺乏症组413例。HDN组黄疸峰值日龄早于G6PD缺乏症组[3(2,5)d比6(4,8)d],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和贫血发生率低于G6PD缺乏症组[379.5(345.6,426.7)μmol/L比486.4(413.5,577.4)μmol/L,37.4%(199/532)比55.0%(227/413)],贫血伴网织红细胞比值增高比例高于G6PD缺乏症组[66.3%(132/199)比5.7%(13/227)],换血治疗率、重复(≥2次)换血治疗率、急性胆红素脑发生率、放弃治疗死亡率均低于G6PD缺乏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N所致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黄疸出现早;G6PD缺乏症所致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贫血发生率高、黄疸程度重、急性胆红素脑发生率更高,但多数不伴网织红细胞比值增高。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