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脂肪Novozym435催化高酸值燕麦酯化脱酸进行了研究,利用单因素确定了脱酸的方法和条件。得出燕麦酯化脱酸最佳工艺参数为:质量分数1. 0%、甘油添加量0.32 mg、温度50℃。实际测得脱酸后燕麦酸值(KOH)由56mg/g降为5.04mg/g。

  • 标签: 燕麦油,脂肪酶,酸值
  • 简介:摘要:燕麦是我国重要农作物之一。其含有的β-葡聚糖具有降胆固醇、调节血糖、提高免疫力等特殊生理功能,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保健产品。就燕麦葡聚糖的保健作用以及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燕麦 β-葡聚糖 保健作用 应用
  • 简介:摘要:以变性淀粉为壁材,燕麦为芯材,吐温-80为乳化剂,采用喷雾干燥法研究了燕麦微囊粉的制备,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喷雾干燥条件。结果表明:1%的吐温-80添加量、燕麦与壁材芯壁比1:1、进风温度为180℃、进料量4 L/h、转速为21000 r/min条件下喷雾干燥,制备的微囊粉包埋率为94.01%。该燕麦微囊粉感官性状良好,储藏稳定性强。

  • 标签: 燕麦精油,微囊粉,喷雾干燥
  • 简介:摘要:简述了燕麦的营养价值并总结了燕麦相关产品的相关研究。燕麦的营养价值丰富,目前对于燕麦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产品应用方面及其特点进行相应的总结,为燕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燕麦,应用,营养价值
  • 简介:摘要:为了进一步挖掘利用营养成分含量的燕麦籽粒基因和品质资源,以内蒙古武川县上秃亥乡在2020-2022年间种植的裸燕麦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种植于同一乡镇,土地品质不同,对收获籽粒的蛋白质、脂肪、水分3个营养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对不同环境中燕麦各营养成分与土地品质进行差异分析,筛选出高品质基因型燕麦种子及适合燕麦种植的土地。本研究为在该地区选育高品质及高产燕麦资源提供研究材料,为燕麦生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对燕麦品质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燕麦 营养性状 主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光动力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的增殖、调节及分泌功能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以期为慢性创面的修复探索新方法。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2021年2—4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行皮肤外科手术的10例患者(5例男性、5例女性,23~47岁)捐献的术后废弃脂肪组织,提取细胞并鉴定表型。取3批ADSC,各批细胞均分为仅行常规培养的正常对照组,行海姆泊芬处理后常规培养的单纯光敏剂组,行红光照射处理后常规培养的单纯光照组,行海姆泊芬和红光照射处理后再常规培养的光敏剂+光照组,样本数均为3。第1和2批细胞于处理完成后培养24 h,分别采用脱氧尿嘧啶核苷染色法检测ADSC增殖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与ADSC共培养的HaCaT细胞迁移比例;第3批细胞于处理完成后培养7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DSC的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取ADSC分为光动力后0 min组、光动力后15 min组、光动力后30 min组、光动力后60 min组,每组3孔,分别于行光动力处理后相应时间点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并计算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p70 S6K)/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 S6K)比值。取2批ADSC,各批细胞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光动力组及光动力+雷帕霉素组,每组3孔,并行相应处理。第1批细胞于处理完成后培养15 min,同前检测并计算p-mTOR/mTOR、p-p70 S6K/p70 S6K比值;第2批细胞于处理完成后培养7 d,同前检测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结果培养12 d后,细胞鉴定为ADSC。处理完成后培养24 h,单纯光敏剂组和单纯光照组ADSC增殖水平[分别为(4.0±1.0)%、(4.1±0.4)%]和HaCaT细胞迁移比例(分别为1.17±0.14、1.13±0.12)均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7±0.6)%、1.00±0.16]相近(P>0.05),且均明显低于光敏剂+光照组[分别为(34.2±7.0)%、2.55±0.13,P<0.01]。处理完成后培养7 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光敏剂组ADSC的Ⅲ型胶原表达增加(P<0.05),单纯光照组ADSC的Ⅰ型胶原与Ⅲ型胶原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与单纯光敏剂组和单纯光照组相比,光敏剂+光照组ADSC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与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与光动力后0 min组相比,光动力后15 min组ADSC的p-mTOR/mTOR与p-p70 S6K/p70 S6K比值均明显增加(P<0.01),光动力后30 min组、光动力后60 min组ADSC的p-p70 S6K/p70 S6K比值均明显增加(P<0.01)。处理完成后培养15 min,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光动力组ADSC的p-mTOR/mTOR与p-p70 S6K/p70 S6K比值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单纯光动力组相比,光动力+雷帕霉素组ADSC的p-mTOR/mTOR与p-p70 S6K/p70 S6K比值均明显减少(P<0.05)。处理完成后培养7 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光动力组ADSC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与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与单纯光动力组相比,光动力+雷帕霉素组ADSC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与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低剂量光动力可以促进ADSC的增殖、提高ADSC调节HaCaT细胞迁移的能力,并通过快速激活mTOR信号通路增强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分泌。

  • 标签: 光化学疗法 细胞增殖 细胞外基质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变压器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是目前较成熟的变压器在线监测技术,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做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线监测技术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标签: 变压器 油中溶解气体 在线监测 故障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细菌培养、聚合链反应(PCR)和血清抗百日咳毒素免疫球蛋白G(AntiPT-IgG)水平检测对疑诊百日咳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10例百日咳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百日咳鲍特菌培养及其特异核酸PCR检测,其中78例留取血清标本,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ntiPT-IgG水平。结果细菌培养与PCR组阳性率分别为21.8%和3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8,P>0.05)。咳嗽病程<2周病例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2.1%,明显高于2~4周(14.3%)与>4周(9.1%)病例(χ2=6.522,P<0.05)。<2周病例PCR阳性率(39.6%)也明显高于咳嗽2~4周(25.7%)、>4周病例(13.6%)(χ2=6.126,P<0.05)。78例患儿血清AntiPT-IgG水平为(75.727±78.454) IU/mL,其中<2周和2~4周AntiPT-IgG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5.909 IU/mL和20.948 IU/mL,阳性率分别为14.7%和38.1%。>4周和恢复期AntiPT-IgG水平分别为(79.281±68.254) IU/mL、(107.242±75.750) IU/mL,阳性率分别为39.1%、57.1%。结论疫苗时代,应综合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辅助临床诊断百日咳。咳嗽病程<2周可疑患儿细菌培养和特异核酸的病原检测阳性率高,咳嗽病程4周后血清学检测辅助诊断更为有效。

  • 标签: 百日咳 细菌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抗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薏苡仁对结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薏苡仁(1、2、4、8 mg/ml)与30 μg/ml 5-氟尿嘧啶(5-FU)共孵育HT29细胞24 h模拟化疗,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占比,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1、2、4、8 mg/ml薏苡仁+5-FU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5-FU组和薏苡仁组(P<0.05),其中2、4、8 mg/ml薏苡仁+5-FU组显著高于1 mg/ml薏苡仁+5-FU组(P<0.05);5-FU组、薏苡仁组及1、2、4、8 mg/ml薏苡仁+5-FU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1、2、4、8 mg/ml薏苡仁+5-FU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5-FU组和薏苡仁组(P<0.05),2、4、8 mg/ml薏苡仁+5-FU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1 mg/ml薏苡仁+5-FU组(P<0.05);各组cleaved caspase-3表达结果与流式细胞术检测的凋亡率的结果基本一致;5-FU组、薏苡仁组及1、2、4、8 mg/ml薏苡仁+5-FU组G1/M期细胞的占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S期细胞的占比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1、2、4、8 mg/ml薏苡仁+5-FU组G1/M期细胞的占比显著高于5-FU组和薏苡仁组(P<0.05),S期细胞的占比显著低于5-FU组和薏苡仁组(P<0.05);2、4、8 mg/ml薏苡仁+5-FU组G1/M期细胞的占比显著高于1 mg/ml薏苡仁+5-FU组(P<0.05),S期细胞的占比显著低于1 mg/ml薏苡仁+5-FU组(P<0.05)。结论薏苡仁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细胞凋亡增强结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

  • 标签: 结肠肿瘤 薏苡仁油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化疗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薏苡仁对结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薏苡仁(1、2、4、8 mg/ml)与30 μg/ml 5-氟尿嘧啶(5-FU)共孵育HT29细胞24 h模拟化疗,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占比,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1、2、4、8 mg/ml薏苡仁+5-FU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5-FU组和薏苡仁组(P<0.05),其中2、4、8 mg/ml薏苡仁+5-FU组显著高于1 mg/ml薏苡仁+5-FU组(P<0.05);5-FU组、薏苡仁组及1、2、4、8 mg/ml薏苡仁+5-FU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1、2、4、8 mg/ml薏苡仁+5-FU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5-FU组和薏苡仁组(P<0.05),2、4、8 mg/ml薏苡仁+5-FU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1 mg/ml薏苡仁+5-FU组(P<0.05);各组cleaved caspase-3表达结果与流式细胞术检测的凋亡率的结果基本一致;5-FU组、薏苡仁组及1、2、4、8 mg/ml薏苡仁+5-FU组G1/M期细胞的占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S期细胞的占比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1、2、4、8 mg/ml薏苡仁+5-FU组G1/M期细胞的占比显著高于5-FU组和薏苡仁组(P<0.05),S期细胞的占比显著低于5-FU组和薏苡仁组(P<0.05);2、4、8 mg/ml薏苡仁+5-FU组G1/M期细胞的占比显著高于1 mg/ml薏苡仁+5-FU组(P<0.05),S期细胞的占比显著低于1 mg/ml薏苡仁+5-FU组(P<0.05)。结论薏苡仁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细胞凋亡增强结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

  • 标签: 结肠肿瘤 薏苡仁油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化疗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