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2例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囊性纤维化(CF)患儿资料进行分析。例1为11岁女童,既往无反复呼吸道感染史,首次痰培养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反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下可见大量黄白色分泌物附着,胸部CT示双肺支气管周围多发斑点影及树芽征。CFTR基因检测结果示3处杂合突变:c.2909G>A(chr7:117246728)、c.*133T>A (chr7:117307295)和c.*125delT(chr7:117307285);例2为7岁男童,既往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父母为近亲结婚,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多次培养均为铜绿假单胞菌,且胸部CT示双肺支气管扩张并炎症。基因检测:染色体位置chr7-117171059,c.380T>G纯合突变发病,导致氨基酸改变p.leu127stop(无义突变)。提示对于儿童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胸部CT示支气管扩张征象及纤维支气管镜下见大量分泌物应警惕CF,需及时完善基因检测,尽早明确诊断。

  • 标签: 囊性纤维化 铜绿假单胞菌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个月的抗阻运动(RT)和有氧运动(AT)对糖尿病前期患者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24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并分为3组:RT组(82例)、AT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RT组和AT组的参与者在3个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组织和监督下,每周集中进行3次中等强度的RT或AT(150 min/周),为期24个月。RT使用弹力绳,以60%的1RM(肌肉能一次举起的最大重量)进行运动;AT组患者以最大心率的60%~70%进行有氧操运动。在基线以及第6、12和24个月结束时对每个受试者进行评估。主要结局指标为2型糖尿病风险的改变,次要结局包括血糖、血脂、血压的变化。结果完成6、12和24个月随访的研究对象分别为217、206和173例。基线时RT组、AT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9.91±5.92)、(60.93±5.71)和(60.73±5.83)岁。与对照组相比,RT组和AT组在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末时HbA1C显著降低(P<0.05),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β)明显上升(P<0.01)。校正年龄、性别、他汀类药物使用、血脂、血压和体重指数等参数后,COX回归显示24个月的RT和AT分别使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55.6%(P=0.012)和59.8%(P=0.010)。结论为期24个月的中等强度RT和AT均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β细胞功能和糖脂代谢,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糖调节受损 抗阻运动 2型糖尿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猫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高度易感性,筛选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MHC I)分子FLA-K*00701呈递SARS-CoV-2来源的多肽,并探索复合物制备方法,为研究猫感染SARS-CoV-2的T细胞免疫特征打下基础。方法对可能与FLA-K*00701具有亲和力的SARS-CoV-2来源多肽进行预测并合成。采用稀释复性法,使猫白细胞抗原(feline leukocyte antigen,FLA)I类多肽复合物在体外合适环境下复性,纯化复合物后,用坐滴蒸汽扩散技术筛选晶体的生长条件,X射线衍射区分收集的蛋白结晶是否为晶体。结果成功筛选到一条与FLA-K*00701具有高度结合能力的SARS-CoV-2来源多肽,并得到高纯度FLA-K*00701蛋白,初步筛选得到FLA多肽复合物晶体,X射线衍射分辨率为2.7Å。结论首次在SARS-CoV-2易感动物猫中筛选到与其FLA I具有高度亲和力的多肽,并得到高分辨率的复合物蛋白晶体,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猫抵抗SARS-CoV-2的细胞免疫机制及SARS-CoV-2多肽疫苗的研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SARS-CoV-2 MHC I 易感动物 蛋白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共922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C-MYC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FISH技术检测MYC、BCL2和BCL6基因断裂及拷贝数变化等结构异常。结果922例DLBCL病例中,29例(3.15%)检测到MYC、BCL2和(或)BCL6基因断裂,其中25例为双重打击淋巴瘤(DHL),14例为MYC合并BCL2基因断裂,11例为MYC合并BCL6基因断裂;4例为三重打击淋巴瘤(THL)。以C-MYC表达≥40%、BCL2表达≥50%作为阳性阈值时,541例(58.68%)患者同时高表达C-MYC和BCL2;以C-MYC表达≥70%及BCL2表达≥50%作为阳性阈值时,52例(5.64%)患者同时高表达C-MYC和BCL2。DHL患者中,22例C-MYC表达≥40%且BCL2表达≥50%,其中9例C-MYC表达≥70%且BCL2表达≥50%。709例患者检测了P53蛋白表达,其中101例(14.25%)为突变型,13例(1.83%)为阴性,提示可能存在大片段缺失。结论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在DLBCL中的发生率较低,基因结构异常与蛋白高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DHL的检出依赖分子遗传学检测。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淋巴瘤,高级别 基因,myc 基因,bcl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共922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C-MYC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FISH技术检测MYC、BCL2和BCL6基因断裂及拷贝数变化等结构异常。结果922例DLBCL病例中,29例(3.15%)检测到MYC、BCL2和(或)BCL6基因断裂,其中25例为双重打击淋巴瘤(DHL),14例为MYC合并BCL2基因断裂,11例为MYC合并BCL6基因断裂;4例为三重打击淋巴瘤(THL)。以C-MYC表达≥40%、BCL2表达≥50%作为阳性阈值时,541例(58.68%)患者同时高表达C-MYC和BCL2;以C-MYC表达≥70%及BCL2表达≥50%作为阳性阈值时,52例(5.64%)患者同时高表达C-MYC和BCL2。DHL患者中,22例C-MYC表达≥40%且BCL2表达≥50%,其中9例C-MYC表达≥70%且BCL2表达≥50%。709例患者检测了P53蛋白表达,其中101例(14.25%)为突变型,13例(1.83%)为阴性,提示可能存在大片段缺失。结论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在DLBCL中的发生率较低,基因结构异常与蛋白高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DHL的检出依赖分子遗传学检测。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淋巴瘤,高级别 基因,myc 基因,b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