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作者: 李强 李尧 宋京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医院普通外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李强现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肝胆胰外科,北京医院普通外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原核表达系统生产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蛋白-1-Fc(Tim-1-Fc)融合蛋白能否为Tim-1蛋白模拟品。方法大肠杆菌合成Tim-1-Fc融合蛋白,以体外蛋白质结合实验测定其能否与Tim-4蛋白结合。通过荧光激活的细胞分选(FACS)检测磷脂酰丝氨酸(PS)与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间的结合情况,间接探明该蛋白与PS的结合。结果体外蛋白相互作用实验证实Tim-1-Fc融合蛋白可以结合Tim-4蛋白。FACS数据分析表明无论有无过氧化氢诱导,Tim-1-Fc组凋亡细胞FITC信号平均强度(231.16±8.27、263.45±7.91)均高于对照组(190.80±5.09、203.29±10.89,t=-7.200、7.73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核表达版本的Tim-1-Fc融合蛋白可能具备在体外模拟Tim-1蛋白的作用。

  • 标签: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1-Fc 原核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and albumin ratio,FAR)对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北京医院行胆囊癌根治性手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确定FAR的最佳界值,通过Kaplan-Meier法及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评价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FAR判断术后总生存期的最佳界值为0.08。FAR与术前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TNM分期、切缘状态、术前CA199水平显著相关(P均<0.05) 。多因素分析表明,TNM分期(HR=3.562,95% CI:1.075-11.798,P=0.038)及FAR(HR=2.482,95% CI:1.263-4.875,P=0.008)是胆囊癌根治性手术后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FAR与胆囊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有助于评估胆囊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胆囊癌 纤维蛋白原 白蛋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血清软骨寡居基质蛋白(COMP)及Ⅱ型胶原羧基端肽(CTX-Ⅱ)水平变化,探讨布病早期阶段骨关节生物标志物的改变状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3 - 2016年在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布病预防控制科就诊的早期布病患者,设为病例组;通过随机匹配原则,将健康体检人群设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人群血清COMP、CTX-Ⅱ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28人,其中61名(41名男性和20名女性)早期布病患者,年龄为(39.41 ± 10.51)岁;67名健康对照(44名男性和23名女性),年龄为(40.31 ± 12.52)岁。病例组血清COMP中位数为1.70 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0.79 μg/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3.614,P < 0.05);病例组血清CTX-Ⅱ中位数为116.44 pg/ml,对照组血清CTX-Ⅱ中位数为128.48 pg/ml,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0.044,P > 0.05)。结论早期布病患者血清COMP含量增加,提示在布病早期存在骨关节相关改变。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软骨寡居基质蛋白 Ⅱ型胶原羧基端肽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硫氧化还原蛋白1(Trx-1)和环氧化酶2(COX-2)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组织取自本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肺癌标本(取肺癌组织及距离肿瘤边缘>2 cm的癌旁组织)。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Trx-1和COX-2的表达。分析Trx-1和COX-2阳性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Trx-1和COX-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织中Trx-1和COX-2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3.33%(76/120)比20.0%(24/120)、59.17%(71/120)比15.0%(18/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89、48.289,P<0.05)。Trx-1和COX-2阳性率在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4、15.191、22.166、13.752、8.277、11.974,P<0.05),Ⅲ期、有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患者Trx-1和COX-2阳性率显著高于Ⅰ期+Ⅱ期、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及中分化等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Trx-1和COX-2阳性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20.54±2.63)个月,3年生存率为37.10%(23/62);其他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23.61±3.18)个月,3年生存率为63.79%(37/58),Trx-1和COX-2阳性患者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和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未过量表达患者(t或χ2=5.778、8.543,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Trx-1和COX-2均呈高表达,可用于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及预后。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硫氧化还原蛋白1 环氧化酶2
  • 作者: 李强 赵欣 王岩峰 田国峰 杨天卓 谢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大庆市龙南医院)骨外科 163453,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十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物理诊断科心电室 163001,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十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病理科 163001,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外科学教研室,湛江 524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和细胞周期数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4)在骨肉瘤组织、骨软骨瘤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大庆市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十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和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88例骨肉瘤组织标本和32例骨软骨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XCR7和CDK4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采用χ2检验行统计学分析,分析CXCR7和CDK4的表达与骨肉瘤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织CXCR7表达率为72.73%(64/88),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CXCR7表达率[18.75%(6/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30,P<0.01)。CXCR7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恩内金分期(Eneeking分期)、肺转移、软组织浸润明显相关(χ2=4.982、6.094、5.029,P<0.05),CXCR7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性别、年龄、组织类型、病变部位、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无相关(χ2=0.008、0.008、0.139、0.002、0.071,P>0.05)。骨肉瘤组织CDK4表达率为72.73%(60/88),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CDK4表达率[18.75%(6/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05,P<0.01)。CDK4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Eneeking分期、肺转移明显相关(χ2=5.430、4.897,P<0.05),CDK4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性别、年龄、组织类型、病变部位、软组织浸润、ALP水平无相关(χ2=0.048、0.045、0.091、0.012、1.056、0.282,P>0.05)。结论CXCR7和CDK4过度表达是骨肉瘤侵袭、转移的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CXCR7和CDK4有助于评估骨肉瘤生物学特性。

  • 标签: 骨肉瘤 CXC趋化因子受体7 免疫组织化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2(BMP2)信号通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n=32)和假手术组(n=32)。模型组通过结扎左侧颈外动脉、翼颚动脉及右侧颈总动脉制备颅内动脉瘤模型,假手术组不结扎血管。两组于术后3个月处死,采用电镜和HE染色法判断成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BMP2及下游磷酸化Smad1/5(p-Smad1/5)在两组大鼠前交通动脉复合体VSMCs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离体培养大鼠脑动脉的VSMCs,分为对照组、BMP2组(加入BMP2 100 ng/ml)以及Smad6+BMP2过表达组(转染Smad6过表达载体+BMP2 100 ng/ml)。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进一步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BMP2、Caspase3及p-Smad1/5的表达情况。结果电镜和HE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血管壁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瘤样病变,且VSMCs发生明显的重构和凋亡,说明建模成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中的Caspase3(0.25±0.03)和BMP2(0.12±0.03)相对表达量均较假手术组(均为0.06±0.01)增加(均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P2(分别为:0.75±0.07、0.50±0.04)和p-Smad1/5(分别为:0.73±0.07、0.27±0.04)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均P<0.05)。TUNEL法检测离体VSMCs,结果显示BMP2组[(74.63±6.05)%]和Smad6+BMP2组[(45.92±1.08)%]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增加[(4.35±0.65)%,均P<0.01];但Smad6+BMP2组的细胞凋亡率较BMP2组低(P<0.01)。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BMP2组和Smad6+BMP2组的p-Smad1/5、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增加(均P<0.01);但Smad6+BMP2组的p-Smad1/5、Caspase3相对表达量均较BMP2组低(均P<0.05)。结论BMP/Smad信号通路在颅内动脉瘤中被激活,且可能通过BMP2上调p-Smad1/5进而促进VSMCs凋亡。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 肌细胞,平滑肌 细胞凋亡 机制
  • 简介:摘要分析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司匹林抗凝预防四肢骨折血栓形成及对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的影响。研究发现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司匹林均能较好的预防四肢骨折患者血栓形成,降低血清sVCAM-1、HMGB1水平而促进患者康复,低分子肝素钙效果优于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能降低微血管通透性血小板抑制能力预防血栓形成,且使用时无需监测;阿司匹林通过抗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形成,但使用时需要监测,且长期使用会产生副作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阿司匹林 深静脉血栓形成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99Tcm-乙二烯三胺五醋酸-半乳糖人血清白蛋白显像技术(简称GSA检查)评估肝门部胆管癌门静脉栓塞术(PVE)后肝脏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16例PVE后行GSA检查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例,女8例;中位年龄为64岁,年龄范围为46~78岁。观察指标:(1)PVE后肝脏体积情况。(2)PVE后肝脏功能情况。(3)典型病例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同一病人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PVE后肝脏体积情况:16例病人全肝形态学肝体积和功能性肝体积分别为(1 420±211)mL和(389±112)mL,规划预留肝叶形态学肝体积和功能性肝体积分别为(636±143)mL和(234±106)mL,规划切除肝叶形态学肝体积和功能性肝体积分别为(784±210)mL和(151±106)mL。16例病人规划预留肝叶功能性肝密度(FLD)和规划切除肝叶FLD分别为0.36±0.12和0.19±0.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4,P<0.05)。16例病人规划形态学肝体积切除率和规划功能性肝体积切除率分别为37.8%±0.6%和54.8%±0.2%,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20,P<0.05)。(2)PVE后肝脏功能情况:16例病人中,13例完成吲哚菁绿试验(以下简称ICG检查),3例因ICG不耐受未完成ICG检查。13例行ICG检查病人的全肝吲哚菁血清除率(ICG-K)值为(0.15±0.03)/min,规划预留肝叶ICG-K值为(0.07±0.02)/min。16例病人全肝肝细胞GSA摄取速率常数(GSA-K值)为(0.14±0.10)/min,规划预留肝叶GSA-K值为(0.08±0.06)/min。(3)典型病例分析:1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男,46岁,Bismuth Ⅲa型。拟行围肝门切除联合右半肝切除术,影像学评估预留肝叶体积占全肝体积27%。入院血清总胆红素为256 μmol/L,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5 d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118 μmol/L,行PVE栓塞门静脉右前+右后支。PVE后37 d行GSA检查,规划预留肝叶形态学肝体积为559 mL,全肝形态学肝体积为1 461 mL,规划形态学肝体积切除率为61.7%。全肝ICG-K值为0.12/min,规划预留肝叶ICG-K值为0.04/min。规划预留肝叶功能性肝体积为134 mL,全肝功能性肝体积为309 mL,规划功能性肝体积切除率为56.6%。全肝GSA-K值为0.20/min,规划预留肝叶GSA-K值为0.09/min。病人行围肝门切除联合右半肝切除术,获得R0切除,术后未发生肝衰竭,生存时间为11个月。结论GSA检查可用于评估PVE后肝门部胆管癌病人预留肝叶区域功能。

  • 标签: 胆管肿瘤 肝门部胆管癌 门静脉栓塞 功能性肝体积 形态学肝体积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99Tcm-乙二烯三胺五醋酸-半乳糖人血清白蛋白显像技术 根治手术 肝衰竭 区域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