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早期道教(即张道陵、张衡、张鲁主教时期)在神祗崇拜及祭祀仪式方面,主要崇信“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行以“三元斋会”、“三官手书”之仪。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盛行,民间形形色色的道派林立,五花八门的法事醮仪纷呈,较著者称天师道斋法、上清斋法、灵宝斋法,经篆达数百卷。其著名修订、整理、增益者有葛玄、葛巢甫、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

  • 标签: 早期道教 教义 科仪 《易》 《周易》 主教
  • 简介:<正>一提起我国的传统文化,似乎仅是指儒家文化,其实我国的传统文化乃是诸子百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特别是指儒释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其涵容十分广泛,包括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道德观念、民间风俗、古代科技等等。道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社会、哲学、文化等诸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这里仅就哲学思想、文化艺术、古代科技三方面,来略陈道教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 标签: 传统文化 道教影响 文化形态 宗教信仰 儒家文化 宗教徒
  • 简介: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时代要求道教加强自身建设,促进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前者是后者的落实与践行途径,后者是前者应遵循的方向与目的,两者务必紧密联系,不可脱离。笔者仅以管窥所及,对如何加强教育自身建设略陈己见。

  • 标签: 道教 社会主义社会 法制教育 公民意识 道风 爱国团体
  • 简介: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七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出席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代表座谈时,谈到宗教问题“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他指出贯彻“政策”、加强“管理”、“目的都是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还说:“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主义社会中长期存在。

  • 标签: 社会主义社会 相适应 宗教事务 统战工作 代表 宗教政策
  • 简介: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是天师道在汉末兴起后的再次勃兴时期。它历经了曹魏时期(公元220-265年)对它的制约,而又盛行于大江南北;并且在教团组织形式及教义上均有较大的变革与发展。这是道教发展史上一段十分重要的时期。兹据史籍记载,略述梗概。一、曹魏之制约天师道及天师道之传播曹魏时,太平道随黄巾起义的被镇压而衰微;天师道(即五斗米道)随系师张鲁之归顺曹操与移民北迁,造成组织分散,其势大减。在社会历经黄巾起义之后,魏统治者深知对方士、道徒们的活

  • 标签: 道教史 陆修静 上清经 杨羲 老君音诵诫经 三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