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叶来源恶性肿瘤(RMM)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RMM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9例,女19例。汉族21例,少数民族27例。中位年龄55(16~79)岁。首诊主诉腰痛31例,腹胀8例,血尿2例;体检发现6例;1例因上臂痛于骨科就诊,完善检查提示为肾脏来源肿瘤。CT检查多表现为占位性病变,部分肿瘤可有液化、坏死或有囊性改变,增强后肿瘤不规则强化,边缘不清,与肾癌较难鉴别。肿瘤位于左侧30例,右侧18例。所有患者完善术前血常规、生化、凝血等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正常39例。根据初诊时的影像学结果进行临床分期:T1期7例,T2期16例,T3期20例,T4期5例。8例首次就诊时发现远处转移,分别为肺转移4例,腹膜后转移2例,骨转移2例。13例行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本组48例中,术前诊断为肿瘤29例,占位性病变12例,腹膜后占位7例。17例行根治性切除术,2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9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后未接受手术治疗。结果本组48例病理诊断为平滑肌肉瘤17例,脂肪肉瘤17例,其他类型间叶来源恶性肿瘤14例。平均随访38.8(7~180)个月,死亡30例,平均生存时间39个月。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其他类型肿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8.2%、30.8%、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和异常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6.8%和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术前穿刺活检和非穿刺活检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7.4%和3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3);根治性手术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4.6%和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0.0%、31.6%、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0.013)、肿瘤临床T分期(P=0.030)、手术方式(P=0.006)是影响R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MM较罕见,恶性程度高,临床症状以腰痛最常见。术前行穿刺活检不影响RMM的预后。术前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初诊临床分期早期、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预后较好。脂肪肉瘤的预后优于平滑肌肉瘤。

  • 标签: 肾肿瘤 间叶瘤 肉瘤 治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