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天台四十三祖谛闲法师,是近代佛教界颇有影响的高僧。他的一生,可用古人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标准评述。他宏扬佛法、一身正气,可谓立德;办学育人、结案祖庭,可谓立功;著书立说、学究台教,可谓立言。

  • 标签: 天台宗 述评 天台山 《楞严经》 佛学思想 无量寿佛
  • 简介:佛教高僧在道业圆满后,有的采取烈火焚身,以求尽快解脱,这就是所谓舍报.舍报这一教行为,从源头上看,是受耆那教的影响;从佛教的经典上看,与有关,属的早期信仰形态;从中国佛教的宗派看,与天台有关,这与天台依立是分不开的.

  • 标签: 舍报 《法华经》 天台宗 耆那教 中国佛教
  • 简介:净土思想,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影响中国各派佛教。天台的智顗一面通过龙树的《大智度论》、《十住毗婆娑论》等论疏,另一方面通过对《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净土经典的注疏,把净土思想引入天台,提出“观心念佛”和“心观念佛”。宋代以后,天台与净土关系尤为密切,从知礼到智旭,无不大弘净土念佛法门。

  • 标签: 天台宗 净土思想 阿弥陀佛 念佛三昧 《大智度论》 白莲社
  • 简介:19世纪西方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探讨了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康德,在这个问题上走入了二元论的不可知论。继康德之后,费希特、谢林、黑格尔都用正、反、合的辩证思维方式,论证了思维与存在之间能够达到一致或符合,证明人有能力认识这个世界。在东方6世纪智(538-597)创立天台,就提出了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的“一念三千”命题,并用空、假、中的辩证思维方式,论证了心、物之间,能够达到圆融,证明人有能力把握绝对真理。两者所不同的,只是德国古典哲学用清晰、明了的哲学语言来表达,而天台则用含混、简约的佛学语言来表达而已。

  • 标签: 德国古典哲学 思维与存在 天台宗 黑格尔 图式理论 费希特
  • 简介:虽然,天台为佛语,牛头禅为心,然而同在江东的人文地理环境中,他们却发生种种关涉:如都提倡禅教并重;都主张无情有性说;都推崇傅翕思想.这种种关涉也就构成了南朝灭亡后江东佛教之特色.

  • 标签: 天台宗 牛头禅 禅教并重 无情有性 傅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