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声诊断对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检测。方法将本院2014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患有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所有患者的外周血管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和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记录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超声诊断并明确定位上肢或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24例(其中22例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2例上肢急性深静脉血栓),急性动脉阻塞12例。24例超声排除急性深静脉血栓诊断中12例检出引起肢体肿胀或疼痛的其它原因。超声诊断后,立即对患者进行治疗,复查血栓部位部分或完全再通。结论超声检测在周围血管疾病诊断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和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血管疾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在周围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患有周围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所有患者的周围血管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和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共误诊5例,诊断准确率为9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诊断出多种周围血管疾病,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可用于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

  • 标签: 超声 周围血管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中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医院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诊断,观察组采用心血管超声诊断,80例患者确诊为冠心病,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后,观察组患者32例被确诊为肺动脉栓塞,8例患者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对照组患者25例患者被确诊为肺动脉栓塞,15例患者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两组比较检查结果,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超声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具有无创、快速、便捷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血管超声 肺动脉栓塞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肝脏血管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20年1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2例儿童肝脏血管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标本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例儿童肝脏血管源性肿瘤,年龄1个月至2.5岁,平均年龄9个月。男10例,女12例。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5例,产前发现肝脏病变3例,伴有皮肤血管瘤1例,伴有贫血6例,均未出现Kasabach-Merritt现象。CT检查肝组织内孤立性病变17例,多灶性5例。病理学检查:肿瘤直径0.6~11.0 cm,切面实性,灰红灰褐色,6例中央见出血坏死。显微镜下,15例孤立性先天性肝血管瘤见特征性的中央坏死区,周围组织疏松,可见毛细血管增生,管腔之间较多残留小胆管,扩张的血管内血栓形成,其中可见髓外造血及钙化。5例多灶性肝婴儿血管瘤见毛细血管分叶状或弥漫排列,管腔大小不等,可见较肥胖的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周细胞。2例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由扩张的分支状薄壁血管组成,内衬扁平的内皮细胞。22例肝脏血管瘤均表达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及CD34,不表达D2-40。5例多灶性肝婴儿血管瘤Glut1阳性,其余Glut1均阴性。结论儿童肝脏血管源性肿瘤罕见,其分型与成人不同,明确病理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肿瘤 血管瘤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