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个月内疾病进展(POD24)对伴骨髓侵犯的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患者总生存的影响,比较POD24与非POD24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收治的有治疗指征且经过正规治疗的伴骨髓侵犯的SMZL患者,选取随访时间足以对POD24进行判断的患者(排除因非进展因素发生死亡的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及临床特征比较。结果共入组患者106例,中位年龄57(25~79)岁。①临床特征:全部患者均有骨髓侵犯和脾肿大,其中巨脾59.4%(63/106),肝大14.8%(15/101);复杂核型22.7%(18/79),13q缺失5.1%(4/78),11q缺失1.3%(1/72),17p缺失2.5%(2/80),12号染色体三体(CEP12)7.5%(4/53)。②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提示POD24、HGB<100 g/L以及CEP12为与总生存相关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仅POD24有独立预后意义[HR=20.116(95%CI 2.226~181.820),P=0.008]。③亚组分析:POD24患者较非POD24患者起病时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63.6%对18.9%,P=0.005)及复杂核型发生率(50.0%对17.9%,P=0.024)明显增高;腹腔淋巴结肿大、贫血、血小板减少、白蛋白下降以及乳酸脱氢酶增高的发生率在POD24患者中更高,与非POD24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D24为影响伴骨髓侵犯的SMZL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起病时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及复杂核型的患者发生POD24比例更高。

  • 标签: 脾边缘区淋巴瘤 POD24 临床特征 骨髓侵犯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