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作者: 李录 方保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警卫局卫生保健处,北京 100017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073,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073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AHRF)老年患者应用无创通气(NIV)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北京医院因AHRF行NIV治疗的100例老年住院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治疗结果分为NIV失败组和NIV成功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HRF老年患者NIV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男性53例(53.0%),平均年龄(79.4±6.4)岁,其中43例(43.0%)患者应用NIV治疗失败。NIV治疗前合并重症肺炎(OR=5.109,95%CI:1.203~21.702,P=0.027)、胸部X线片示病变浸润≥3个象限(OR=5.903,95%CI:1.514~23.013,P=0.011)和SAPS Ⅱ≥34分(OR=7.046,95%CI:2.164~22.944,P=0.001)是AHRF老年患者NIV治疗失败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AHRF老年患者应用NIV治疗存在失败风险,NIV治疗前合并重症肺炎、胸部X线片示病变浸润≥3个象限和SAPS Ⅱ≥34分是AHRF老年患者NIV治疗失败的独立相关因素,NIV应用前综合评估对预防NIV治疗失败非常重要。

  • 标签: 呼吸功能不全 高碳酸血 无创通气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加深对高龄帕金森患者腹部手术后继发恶性综合征及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的认识。方法本文报道1例我科救治的85岁高龄帕金森患者腹部手术后发生恶性综合征、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的病例,总结其诊断及成功救治经验,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体温高达40.5 ℃,发热伴有四肢强直、持续不自主抖动,肌张力增高,血清肌酸激酶高达104 615 U/L,伴有心动过速,血压降低,呼吸频率加快,意识障碍和出汗异常等临床表现,符合恶性综合征诊断标准,并发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休克等并发症,经早期诊断、积极救治,抢救成功。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一旦在用药过程中短时间内出现高热伴强直或是原有帕金森病症状突然加重,应考虑到发生恶性综合征可能,并逐一排查诱因。

  • 标签: 帕金森病 横纹肌溶解 肾损伤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衰竭是致死率较高的呼吸危重症,治疗过程中及时纠正氧合状态并降低并发症是关键。近年来,无创通气迅速发展,已成为机械通气领域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并越来越多地用于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但是部分未经合适筛选和评估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无创通气治疗中获益有限,最终需要气管插管或死亡。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诸多因素可影响无创通气的治疗效果,本文从人口统计学资料、患者一般状态和生理参数、呼吸机相关因素等方面对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无创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失败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利奈唑胺引起老年患者低血糖、乳酸酸中毒、全血细胞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旨在加强临床医生对利奈唑胺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北京医院呼吸科收治的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UTI)的患者,该患者在长疗程、反复使用利奈唑胺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严重低血糖、乳酸酸中毒、全血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同时收集2018年12月以前国内外报道的利奈唑胺引起以上3种严重、少见不良反应的文献,对利奈唑胺引起以上3种严重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联同本例复习2018年12月以前应用利奈唑胺引起乳酸酸中毒、全血细胞减少、严重低血糖不良反应的病例共86例,86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8∶1.0,中位年龄64.5岁,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44例,占51.2%。发生乳酸酸中毒的57例患者合并肝脏、肾脏基础病疾病最多见,共25例(43.9%,25/57)。乳酸酸中毒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为4 h~109 d,中位数值32 d,血乳酸峰值为2.6~38.1 mmol/L,中位数值13.3 mol/L。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于用药后4 h~120 d,中位数值21 d。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为用药8 h~26 d,中位时间为10.3 d,血糖最低值为0.2 mmol/L。86例患者中61例(70.9%)患者好转,51例单纯发生乳酸酸中毒患者中有12例死亡,病死率为23.5%,单纯发生全血细胞减少和低血糖患者在及时停用利奈唑胺和对症治疗后病情均好转。结论临床医师在对老年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过程中应警惕低血糖、乳酸酸中毒、全血细胞减少的严重不良反应,建议在使用中注意监测血糖、血乳酸和血常规变化规律,避免长疗程使用利奈唑胺,使患者在最大程度上获益。

  • 标签: 利奈唑胺 低血糖 全血细胞减少 酸中毒,乳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