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IBDECs)中维生素D受体(VDR)在胆道闭锁(BA)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术)治疗的38例BA患儿IBDECs中VDR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DR在BA患儿IBDECs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以胆总管囊肿患儿IBDECs中VDR表达水平为对照;用Masson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并分析BA患儿IBDECs中VDR的表达水平与手术时肝纤维化程度及Kasai术后难治性胆管炎发生率和自体肝生存时间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聚肌胞苷酸[Poly(I∶C)]模拟dsRNA病毒感染,体外干预人肝内胆管细胞(HiBECs),观察其对HiBECs活性和凋亡的影响及对HiBECs中VDR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样本之间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分析VDR与BA患儿临床病理常数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VDR表达水平组BA患儿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共38例BA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23例IBDECs中VDR蛋白水平无显著降低,15例VDR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IBDECs中VDR表达水平无明显降低的BA患儿相比,显著降低者肝纤维化程度更严重(P<0.001),Kasai术后发生难治性胆管炎的比率更高(P=0.017)。与对照组相比,IBDECs中VDR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的BA患儿自体肝生存时间更短(P=0.030)。Poly (I∶C)可引起BA患儿HiBECs的凋亡率增加(P<0.000 1)、细胞活性降低(P<0.05);Poly (I∶C)还可引起HiBECs培养基中炎症因子(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分泌增加(P<0.001)。Poly (I∶C)干预可引起BA患儿HiBECs中VDR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01)。结论Poly (I∶C)可引起BA患儿HiBECs损伤及HiBECs中的VDR表达水平下降;IBDECs中VDR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可能是BA预后不良的标志物。

  • 标签: 胆道闭锁 维生素D受体 预后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