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SGLT1)和SGLT2双抑制剂索格列净(sotagliflozin,LX4211)联合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T1DM)有效安全。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图书馆数据库(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循证医学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和中国知网(CNKI)等,选择从建库到2019年8月发表有关索格列净治疗T1DM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iew Manager 5.3系统对索格列净有效安全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篇RCT研究,共3 083例T1DM(干预周期12~52周),其中索格列净组1 818例,安慰剂对照组1 265例。与安慰剂相比,索格列净联合胰岛素能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加权平均差WMD=-0.29%,95%CI:-0.35%~-0.23%),降低空腹血糖水平(WMD=-15.91 mg/dl,95%CI:-22.13~-9.68 mg/dl),降低每日胰岛素剂量百分比(WMD=-9.14%,95%CI:-11.16%~-7.11%),降低单次胰岛素剂量百分比(WMD=-10.76%,95%CI:-14.60%~-6.92%),降低基础胰岛素使用剂量百分比(WMD=-8.28%,95%CI:-10.33%~-6.22%)。其中,降低HbA1c、空腹血糖、每日胰岛素剂量和单次胰岛素剂量方面,索格列净400 mg较200 mg相比更具有优势。除降糖方面外,索格列净还有减轻体重和改善血压效果。然而,该药物增加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风险(OR=10.28, 95%CI:3.88~27.24),亦不能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与安慰剂相比,索格列净联合胰岛素可有效降低T1DM患者空腹血糖水平、HbA1c水平胰岛素使用剂量,但要引起临床医生警惕并通过选择合适人群教育管理避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

  • 标签: 糖尿病,1型 索格列净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程序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诱导周围神经病目前仍较为少见,可能是免疫疗法导致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可能与神经系统和肿瘤细胞存在共同抗原有关。该文报道1例PD-1抑制剂诱导周围神经病同时合并胰腺损伤病例。患者青年男性,应用PD-1抑制剂后出现胰腺损伤、糖尿病酮症,同时合并周围神经病,肌电图见多发周围神经损害,脑脊液见蛋白-细胞分离,神经节苷脂抗体谱阴性,予以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联合胰岛素治疗后好转。本病例以神经系统不良事件起病,症状缺乏特异性,且进展迅速、病情凶险,但激素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有效,因此应提高临床医师对PD-1抑制剂诱导周围神经病识别和处置能力。

  • 标签: 周围神经病 胰腺损伤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T2DM)是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T2DM各类降糖药物对骨代谢影响越来受到关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抑制肾小管对钠-葡萄糖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降低血糖水平,减轻体重,同时改善心血管及糖尿病肾病预后。本文围绕SGLT2i对骨矿离子代谢影响机制进行阐述,其可能引起钙磷稳态失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影响骨代谢,并探讨其对骨密度、骨微细结构骨转换影响。SGLT2i对骨密度骨折风险影响尚存在争议,有待更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据。对于高骨折风险T2DM患者应用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对骨密度骨折风险定期监测评估。

  • 标签: 糖尿病,2型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骨矿物质代谢 骨转换 骨折风险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常见合并心血管、肾脏并发症骨质疏松症等合并症。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 SGLT-2i)通过促进尿糖排泄,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同时具有减重、降压疗效。多项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SGLT-2i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肾病预后。本文讨论SGLT-2i对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作用之外,聚焦其对心肾结局骨代谢影响。SGLT-2i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降低心力衰竭住院风险,降低心血管及全因死亡,且具有肾脏保护作用。而且其对心肾保护作用在非2型糖尿病人群中依然存在。SGLT-2i对骨矿离子骨代谢相关激素存在调节作用,其对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值得关注。虽然有数据显示卡格列净可能增加骨折风险,但多项临床试验meta分析结论表明,SGLT-2i并不会显著增加骨折风险。但是针对骨折高风险患者,应在用药前进行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检查,评估骨折风险。

  • 标签: 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 心肾结局 骨代谢 骨折 糖尿病,2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颈部肌肉压力疼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与头前伸姿势颈部功能之间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科145例TMD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22例,年龄28(9)岁。评估所有患者头前伸角度、颈部特定肌肉PPT。通过照片拍摄法测量耳屏与C7棘突连线和水平线之间夹角头前伸角度(头颈角),头颈角≤51°头前伸组,头颈角>51°非头前伸组。PPT测定点上束斜方肌中点C5-C6棘突旁1 cm。患者填写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两组患者年龄符合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采用独立t′检验;两组患者PPT、NDI和头颈角数据均不符合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头前伸组患者70例,非前伸组患者75例。头前伸组患者斜方肌PPT[2.82(0.86) kg]显著大于非前伸组[2.46(0.80) kg](P<0.01)。两组患者C5-C6棘突旁PPTN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角与斜方肌PPT呈低度负相关(r=-0.273,P<0.01),与C5-C6处PPT不相关(r=-0.124,P>0.05);NDI与斜方肌PPT呈中度负相关(r=-0.301,P<0.01),与C5-C6处PPT呈低度负相关(r=-0.206,P<0.05)。结论TMD患者仅颈部斜方肌PPT与头前伸姿势呈低度负相关,患者头愈前伸反而颈部肌肉抗压痛能力愈强。颈部功能与头前伸角度不相关,但与肌肉压痛阈值密切相关,阈值愈高颈部功能愈好。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头前伸 压力疼痛阈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蓝芩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毒热闭肺证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8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蓝芩口服液。2组均治疗7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评分,采取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水平,观察并记录退热、咳嗽消失、干湿啰音消失喘息消失时间,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1%(39/41)、对照组75.6%(31/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3,P=0.029)。观察组患儿退热、咳嗽消失、干湿啰音消失喘息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312、8.740、7.350、12.467,P值均<0.001)。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发热、喘息、口渴、痰黄稠难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4.350、16.779、18.005、17.441、23.633,P值均<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4[(12.56±1.80)ng/L比(17.09±2.78)ng/L,t=8.758]、TNF-α[(14.08±2.15)ng/L比(20.04±2.93)ng/L,t=10.50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17.07%(7/41)、观察组19.51%(8/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可有效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血清IL-4、TNF-α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较好。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热毒闭肺 蓝芩口服液 阿奇霉素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挖掘现代医家治疗郁证验案用药规律,以期郁证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现代医案库、名医医案库中现代郁证医案,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各库建库至2018年10月1日相关期刊文献中现代郁证医案,提取其中中药处方数据,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对获取到处方中药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利用该平台集成数据挖掘功能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现代医家治疗郁证常用药物及其属性、分类,常用药对,核心处方。结果共纳入医案1 984个,共计3 618诊次,中药处方3 089首,共涉及药物1 458味,总用药频次39 634次。高频药物有柴胡(1 546次)、茯苓(1 210次)、当归(1 167次)、白芍(1 109次)、郁金(1 091次);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苦、辛多见,多归于脾、肺、肝、心经;常用药对有白芍-柴胡、当归-柴胡、柴胡-郁金、当归-白芍、当归-白芍-柴胡等,核心处方以酸枣仁汤、柴胡舒肝散、二陈汤基础加减。结论现代医家治疗郁证用药多以疏肝理气、健脾养心原则,气血兼顾、肝脾心同调、紧扣病机。

  • 标签: 郁证 现代医案 古今医案云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 作者: 杨洋 范帅 徐丽丽 蔡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11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1411,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11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1411
  • 简介:摘要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颌面部常见疾病,患者多存在张口受限、关节疼痛或者关节弹响等症状,对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困扰。疾病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需要科学诊断和多学科合作综合治疗,TMD患者治疗优先采取保守、可逆治疗方式,经过系统康复治疗,可达到改善症状、恢复关节功能目的。本文将就目前TMD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康复医学工作者对该疾病认识,TMD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诊断 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台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1-10月收治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周期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干预效果以及健康行为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下降(t=8.13,P < 0.0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39/50)](χ2=5.32,P < 0.05)。干预后观察组知识掌握程度[(23.76±6.55)分]、饮食管理[(25.22±4.91)分]、运动管理[(23.44±5.19)分]以及并发症预防[(24.32±5.42)分]等健康行为评分均较对照组[(18.36±4.91分)、(17.04±3.65)分、(18.52±3.20)分、(15.08±2.83分)]显著提高(t=-4.66、-9.45、-5.70、-10.67,均P < 0.01)。结论应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可提高高尿酸血症患者掌握疾病知识,进而帮助患者改变自身行为,控制血尿酸水平,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尤为必要,该研究成果具备显著创新和科学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 高尿酸血症 代谢疾病 生活方式 干预 药物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