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一例肾移植术后皮疽感染引起的肺炎、脑脓肿及皮肤多发感染的受者,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早期明确诊断,通过复方磺胺甲噁唑+美罗培南为主的治疗后,肺部及颅内感染灶持续吸收,皮肤多发溃烂灶愈合,移植肾功能稳定,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临床诊断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

  • 标签: 肾移植 皮疽诺卡菌 肺炎 脑脓肿
  • 简介:4月10日,被誉为"世纪之战"的西班牙国家德比以伯纳乌球迷提前退场、巴塞罗那历史首度四连胜收尾,马德里媒体《阿斯报》黯然神伤:"我们需要做的是为一支伟大的球队起立鼓掌。"两度送出助攻的哈维被媒体交口称赞,"他的眼神决定了联赛归属"。巴塞罗那首发十一人中有七人来自拉马西亚,而皇家马德里首发中出身卡斯蒂利亚的不过西利亚斯和阿韦洛亚两人,曾被《阿斯报》主编阿尔弗雷多视作"皇马未来指挥官"的帕雷霍如今只能屈身赫塔费度日。

  • 标签: 西班牙 马德里 巴塞罗那 出场 助攻 联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人布鲁病(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血脂谱的异常情况,分析布病患者发生血脂异常的关联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潜在风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辽宁省传染病医院确诊的所有成人布病住院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对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接触史、临床分期与病程、伴发慢性疾病等基本情况及血脂异常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关联因素。结果共收集562例布病患者,年龄为(48.59 ± 12.26)岁,范围为18~76岁,男女性别比为2.5∶1.0(402∶160);其中,仅有牛接触史者193例(34.3%)、仅有羊接触史者331例(58.9%)。在562例布病患者中,伴有血脂异常者共314例,占55.9%;其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者分别为48(8.5%)、152(27.0%)、60(10.7%)、217例(38.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比值比(OR)= 4.201,95%置信区间(CI):1.361~12.971]、中性粒细胞升高(OR = 2.314,95%CI:1.981~5.46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OR = 2.188,95%CI:1.379~3.473)、降钙素原升高(OR = 1.707,95%CI:1.515~2.532)、牛接触史(OR = 2.170,95%CI:1.464~3.125)为布病患者发生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降低(OR = 0.458,95%CI:0.232~0.904)是布病患者发生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结论布病患者血脂异常率较高,糖尿病、炎症、肝功能异常、牛接触史是布病患者发生血脂异常的相关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并控制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潜在风险,以降低布病及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共病负担。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血脂异常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耐药率低、抗病毒作用强的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恩替韦进行处方前研究,为开发其新型制剂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恩替韦外观、晶型和溶解性等进行考察,建立高效液相等度洗脱法进行含量测定,测定恩替韦在不同有机溶剂和不同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性,以及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恩替韦为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易溶于二甲基亚砜,可溶于甲醇,难溶于乙腈、丙酮、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HPLC法在5~100 µ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油水分配系数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定量测定恩替韦的HPLC法准确可靠,处方前研究表明,恩替韦微溶于水,难溶于多种有机溶剂,需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恩替韦新制剂的开发。

  • 标签: 恩替卡韦 微球 处方前研究 溶解度
  • 简介:摘要本文就肝移植受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诊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提高肝移植的整体诊疗水平,防治术后并发症并改善肝移植受者总体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肝移植 幽门螺杆菌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期间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152例,根据使用罗哌因浓度的不同分为A组(n=51)、B(n=51)、C(n=50),三组患者使用罗哌因浓度分别为0.3%、0.4%、0.5%,比较注入30min之后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注药30min之后三组患者的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麻醉效果比较,C组与A组比较,各神经的麻醉率均明显较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C组与A相比较麻醉起效时间明显较短,镇痛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较长,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罗哌因浓度在0.3%—0.5%之间时,浓度越高神经阻滞效果越好,麻醉起效时间越短,而镇痛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恢复会随之延长。

  • 标签: 罗哌卡因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多因对碘缺乏型甲状腺肿全麻切除术后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烟台业达医院进行碘缺乏型甲状腺肿切除术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利多因A组(1 mg/kg)和利多因B组(2 mg/kg),每组36例;分别于麻醉诱导插管后30 min静脉持续泵注相应剂量的利多因或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3组患者在给药前、术毕即刻、睁眼即刻、拔管即刻、拔管后10 min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血糖(GLU)水平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患者苏醒躁动程度评分(RS)、镇静评分(Ramsay)、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呛咳、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在睁眼即刻、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0 min,对照组、利多因A组和利多因B组患者DBP(mmHg:77.26 ± 4.85、73.45 ± 4.37、70.94 ± 4.45,83.53 ± 6.19、77.86 ± 5.33、74.14 ± 5.20,73.86 ± 5.73、68.41 ± 5.16、63.09 ± 5.24)、SBP(mmHg:129.17 ± 6.54、121.25 ± 6.07、116.24 ± 5.86,137.48 ± 6.62、129.53 ± 6.38、123.07 ± 6.25,125.65 ± 6.13、117.48 ± 6.09、108.17 ± 6.04)、GLU水平(mmol/L:5.83 ± 0.36、5.37 ± 0.29、5.12 ± 0.26,6.69 ± 0.34、5.84 ± 0.30、5.57 ± 0.27,5.61 ± 0.32、5.25 ± 0.31、4.97 ± 0.2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520、25.755、36.034、41.028、45.525、74.330、10.397、49.756、52.348,P均< 0.05);其中,利多因A组和利多因B组DBP、SBP、GLU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利多因B组均低于利多因A组(P均< 0.05)。利多因A组和利多因B组患者RS、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Ramsay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且利多因B组RS、VAS均低于利多因A组,Ramsay高于利多因A组(P均< 0.05)。利多因A组和利多因B组患者呛咳、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3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麻醉诱导后30 min静脉持续泵注2 mg/kg利多因,能够维持行碘缺乏型甲状腺肿全麻切除术患者的血压及GLU稳定,有效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疼痛和不良反应,是甲状腺手术患者苏醒舒适的满意剂量。

  • 标签: 甲状腺肿 切除术 麻醉 利多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淋巴瘤化疗留置PICC58例,依照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护理;余29例接受全面护理,入组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组间CRBSI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且满意度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面护理在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及护理中运用效果佳,值得运用。

  • 标签: 淋巴瘤 化疗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脓毒症感染予以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商品名哌他强)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感染80例进行研究,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头孢曲松,观察组用哌他强,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hs-CRP、IL-6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脓毒症感染采取派他强治疗,可提高疗效,更好地改善炎症反应,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 标签: 重症脓毒症感染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疗效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及单用恩替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替比夫定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恩替韦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治疗4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观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肝脏Child-pugh评分、血清HBVDNA阴转率以及HbeAg血清转换率。结果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PTA及Child-pugh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w、24w、48周,两组血清HBVDNA阴转率以及HbeAg血清转换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替比夫定与单用恩替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均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替比夫定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母亲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的临床管理及近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15日至5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158例母亲确诊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新生儿的母婴资料,总结新生儿出生后防控隔离措施、临床特征及近期临床结局。根据母亲有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分为母亲有症状组和母亲无症状组,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间的临床结局。结果158例新生儿在产时复苏、转运过程及新生儿隔离病房内均全程严格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要求。其中男75例(47.5%),出生胎龄(38+3±1+3)周,出生体重(3 201±463)g,10例(6.3%)早产,最小出生胎龄为30+1周。6例(3.8%)出现呼吸困难,其中4例为早产儿,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58例新生儿均在出生后7 d每日进行鼻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56例(双胎妊娠2例)母亲确诊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至分娩的时间为7(3,12)d,其中有症状组88例(56.4%),均无需接受重症监护治疗。母亲有症状组新生儿的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母亲无症状组[23.0(18.7,28.0)×109比19.6(15.4,36.6)×109/L,Z=2.44,P<0.05]。结论母亲妊娠晚期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新生儿近期结局良好,病毒未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引起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在出生时及出生后给予全程严格的防疫隔离措施可有效避免感染

  • 标签: 婴儿,新生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株 临床特征 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恩替韦提高老年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补体C3、C4水平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7年3月收治的9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恩替韦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补体C3、C4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93.75%VS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补体C3、C4水平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韦能够提高老年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补体C3、C4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恩替卡韦 乙肝肝硬化 补体C3 补体C4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淋巴瘤化疗留置PICC58例,依照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护理;余29例接受全面护理,入组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组间CRBSI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且满意度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面护理在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及护理中运用效果佳,值得运用。

  • 标签: 淋巴瘤 化疗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2年上海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暴发流行期间新生儿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详细收集2022年3月1日至5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定点转诊医院收治的16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转归、核酸循环阈(Ct)值变化规律等临床特征。按有无症状分为有症状感染组和无症状感染组,按母亲是否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分为接种组和未接种组,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结果16例患儿中男10例、女6例,均为足月儿,诊断年龄12.5(8.0,20.5)日龄,均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成人患者接触史,均为经水平传播获得感染。临床分型包括无症状感染4例、有症状感染12例(轻型感染10例、普通型感染2例),无重型及危重型病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11例),最高体温38.1(37.9,38.3)℃,热程1~5 d;其余临床表现为鼻塞(3例)、流涕(2例)、咳嗽(2例)、纳差(2例)、呕吐(1例)、呼吸急促(1例)。患儿外周血常规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C反应蛋白轻度增高1例。2例患儿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轻度局灶性渗出性改变。核酸转阴性出现在病程7~15 d。16例患儿给予一般治疗后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3(10,14)d。出院后2周电话随访,均无临床表现反复,均无核酸复阳。母亲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与否与新生儿发热、呼吸道症状出现风险以及核酸转阴性时间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水平传播是新生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的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通常为轻型或无症状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无特异性,近期预后好。

  • 标签: 婴儿,新生 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株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6—2020年西安市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中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group A type 6, CV-A6)的流行病学特征,为HFMD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enterovirus, EV),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病例的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CV-A6感染HFMD的流行特征,Excel 2007和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6—2020年在4 034例HFMD病例中,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type 71, 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group A type 16, CV-A16)和其他EV的检出率分别为17.85%(720/4 034)、23.92%(965/4 034)和47.79%(1 928/4 034)。随机抽取2 571例HFMD病例,其中其他EV阳性1 268例,CV-A6在HFMD病例中的检出率为34.73%(893/2 571),CV-A6在其他EV阳性病例中的构成比为70.43%(893/1 268)。CV-A6感染HFMD的男女性别比为1.47∶1,≤5岁患儿占到所有病例的95.18%,发病高峰集中在4~6月份。CV-A6感染HFMD与EV-A71和CV-A16感染HFMD相比较,在临床分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55, P<0.001),在年龄(F=2.74, P=0.065)和性别比(χ2=2.43, P=0.297)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16—2020年西安市HFMD的优势病原是其他EV,其中CV-A6在其他EV阳性病例中的检出率最高,应开展HFMD多种病原检测,加强CV-A6感染HFMD的防控。

  • 标签: 柯萨奇病毒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盐酸乐地平原料中有机残留N,N-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N,N-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结果: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N,N-二甲基甲酰胺在进样量为51.0~153.0μg/ml范围内,其进样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线性方程Y= 0.1418x -0.6255(r=0.9994)。在相当于标示限量量80%~120%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5.8%,RSD为0.44%。结论:N,N-二甲基甲酰胺含的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快速,可用于盐酸乐地平原料中有机残留N,N-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测定。

  • 标签: 盐酸乐卡地平 N N-二甲基甲酰胺含量 气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