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选题是护理科研论文写作的第一步,选题的新颖性被列为论文评审的重要指标,其在论文的录用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如何选题,选好题,是所有作者关心的问题,也是论文写作的难点。本文主要介绍护理科研论文选题的来源及常见问题,旨在为护理工作者科研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 标签: 护理 论文 选题 常见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在预防ICU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多学科团队,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ICU的118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重症监护室获得性吞咽障碍(ICU-ASD)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气管拔管后24 h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气管拔管后48、72 h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1.86%(7/59)、16.95%(10/59),试验组分别为1.69%(1/59)、3.39%(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827~7.230,P<0.05或0.01);对照组患者发生误吸、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11.86%(7/59)、10.17%(6/59)、8.47%(5/59),试验组分别为1.69%(1/5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827,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可有效预防ICU-ASD的发生率,最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监护室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 多学科协作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血友病性关节炎合并丙肝患者同期行单侧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2018年8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1例血友病性关节炎合并丙肝患者,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功能锻炼、检查评估等术前准备,同期行单侧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加强切口及导管管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在做好疼痛管理及安全的凝血因子活性条件下指导患者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整个围手术期注重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出院前影像学检查假体位置及力线满意。结论通过本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证明,上述护理措施对同期行单侧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血友病性关节炎合并丙肝患者是有效的。

  • 标签: 血友病性关节炎 丙型肝炎 同期手术 全髋关节置换 全膝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数据是医学论文的核心,是获得结论的依据。医学论文中出现的一个或一组数据可能不是完全独立的,有些会存在前后逻辑对应关系。作者在资料收集整理阶段应仔细核对数据的逻辑对应关系,以免发生重大错误,影响论文的最终刊出。

  • 标签: 期刊论文 医学 数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诊科脑卒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入本次研究的受试者人数为100,100位受试者均经我院急诊科科室临床诊断为脑卒中,就诊日期最早为2020年5月,最晚为2021年5月。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均等分组,并根据分组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前50例就诊者纳为对照组,按常规模式要求开展护理,后50例就诊者纳为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开展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例的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根据统计可知,对照组1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0%,实验组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实验组更低(P<0.05);根据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对照组满意率仅为78%,而实验组达到9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来说,预见性护理工作的开展,不仅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因此可行推广。

  • 标签: 急诊科 脑卒中 预见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急诊胸痛患者开展抢救治疗的过程中,积极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之后,能否取得更满意的效果进行对比,评价有关方法的效果影响作用。方法 在本院急诊科所有所收治以胸痛为主诉就诊患者中,抽取90例进行对比研究,将常规开展护理时所收治的患者设定对照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所收治患者设定观察组。人数一样的情况下,护理方法不同。对分别开展急诊护理之后的急诊接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和一次抢救成功率进行对比,评价护理干预的效果和价值。结果 在分别开展干预之后发现一个差异现象,即观察组的急诊接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要更短一些(P<0.05),而相比之下,一次抢救成功率得到了提高(P<0.05),带来了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结论 在临床急性胸痛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之后,接诊、抢救和住院治疗时间都得到了缩短,而且最终的抢救一次成功率得到提高,带来了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优化 护理流程 急诊胸痛 抢救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诊科脑卒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入本次研究的受试者人数为100,100位受试者均经我院急诊科科室临床诊断为脑卒中,就诊日期最早为2020年5月,最晚为2021年5月。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均等分组,并根据分组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前50例就诊者纳为对照组,按常规模式要求开展护理,后50例就诊者纳为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开展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例的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根据统计可知,对照组1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0%,实验组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实验组更低(P<0.05);根据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对照组满意率仅为78%,而实验组达到9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来说,预见性护理工作的开展,不仅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因此可行推广。

  • 标签: 急诊科 脑卒中 预见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慢性牙周炎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的效果观察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66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慢性牙周炎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以奇偶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33常规护理)、观察组(n=33认知行为护理),统计及对比组间心理状态评分、健康行为指标。结果:(1)观察组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焦虑状态、抑郁状态评分统计指标较低,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认知行为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前BMI、孕期增重等影响因素及其聚集项数与巨大儿的关联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20年在昆山市建册并有完整产检信息和分娩信息的孕妇进行调查,共计纳入3334名研究对象。结果:本次研究的3334名研究对象中,巨大儿225例,占6.75%。妊娠期糖尿病、孕前BMI、孕期增重均增加巨大儿的发生风险(OR值1.55-2.54,p值均小于0.05),聚集项数每增加一个,巨大儿发生的风险增加1.68倍(OR值1.68,p值0.000)。结论: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具有聚集关联性,且随着聚集项数的增多,巨大儿的发生风险逐渐增加。

  • 标签: 巨大儿 影响因素 聚集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T用于慢阻肺合并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放松训练(MRT)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LN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青岛市中心医院和青岛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所有患者均结合具体病情予以ALND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MRT。比较两组治疗前、出院时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VA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F-36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T在乳腺癌患者ALND后应用,可以改善患者健康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其疼痛程度。

  • 标签: 乳腺肿瘤 音乐放松训练 腋窝淋巴结切除术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获取国内外有关妊娠期恶心呕吐防治的证据,并对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和汇总。方法计算机检索JBI、UpToDat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BMJ、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医脉通、维普。检索时限均为2011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由4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总结。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包括4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8篇系统评价、2篇Meta分析及1篇专家共识。通过对妊娠期恶心呕吐防治的循证证据的筛选与获取,最终从评估及诊断、分类分级、风险因素、基本处理原则、预防、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等7个方面总结了32条最佳证据。结论妊娠期恶心呕吐的防治应先对患者进行评估,判断患者的症状及严重程度,分析风险因素,从而对患者进行认知、心理及行为干预,并进行非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

  • 标签: 妊娠 恶心 呕吐 预防 治疗 证据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承德地区无偿献血丙型肝炎(HCV)感染合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情况以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本文选择承德地区2018年到2019年77886例无偿献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判断HCV感染合并ALT异常状况,并进一步对流行病学特点加以分析,观察无偿献血人群、血液质量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有效从血液传播角度实现HCV感染控制,并进一步降低HCV感染风险。结果:在本文研究中,与ATL阴性者抗-HCV阳性率,ALT阳性抗-HCV阳性率相对较高。结论:在采血过程中,通过在采血前,为献血者提供抗-HCV、ALT快速检测,并指导ALT呈现升高状态的患者予以延缓献血,能够有效减少ALT不合格率,并进一步促进血液资源保护,确保患者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促进供血机构各项工作的开展。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HCV感染 ALT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