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采用尿激酶静脉治疗的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均采用尿激酶性静脉治疗,护理组30例同时行为期的护理,对照组20例行常规护理。对此护理前后血糖和血脂变化情况,临床有效率及患者对护理情况的满意率,结果护理后血糖与血脂各指标水平均降低更为明显护理组治疗有效率90.0%,对照组为76.7%;护理组患者满意率98.5%,对照组为73.3%,差异均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念性脑梗死采用尿激酶静脉治疗效果明显,同时于期采用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改善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尿激酶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析为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治疗的效果。方法:此试验选择的是2022年5月—2023年10月接收的本疾病患者68例,分两组,各34例;基础治疗为比较组方案,尿激酶应用在特殊组,分析治疗结果。结果:特殊组的血管再通率高出比较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较比较组低,有差异(P<0.05)。结论:对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病情时,予以尿激酶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的提高预后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尿激酶溶栓 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标准化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中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0例标准化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以电脑抽号法分为两组内均含有25例患者的研究组、对照组,将程序化护理给予前组,将常规护理给予后组,之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SAS、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标准化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中应用程序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明确。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标准化介入溶栓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在同样存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不匹配的前提下,不同时间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术后预后的差异。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机械取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均为24 h内,且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接受MRI检查。血管再通程度采用mTICI分级评估。收集所有患者的DWI体积、PWI灌注异常体积、3个月功能预后(mRS评分)及一般临床资料等。根据时间窗中位数将患者分为早期时间窗组和晚期时间窗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时间窗的卒中患者预后差异。结果根据时间窗中位数将患者分为早期时间窗组(≤300 min;118例)和晚期时间窗组(>300 min;82例),两组间治疗前DWI梗死体积和DWI-PWI不匹配体积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与晚期时间窗组相比,早期时间窗组治疗后DWI梗死体积增长较小[11 mL (1~45 mL)与29 mL (3~87 mL)]、3个月良好功能预后比例较高(62.71%与3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1,P=0.027;χ2=10.898,P=0.001)。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血管再通程度、(OR 3.75;95% CI:1.43~10.86;P=0.008)、治疗后DWI梗死体积增长(OR 0.73;95% CI:0.58~0.95;P=0.017)、时间窗(OR 0.41;95% CI:0.11~0.79;P=0.005)为预测卒中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DWI-PWI不匹配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存在时间依赖性,早期时间窗、血管完全再通和治疗后较小的DWI梗死体积增长有利于卒中的良好功能预后。

  • 标签: 脑卒中 扩散加权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预后 时间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