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微创介入治疗术后形成胆汁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续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三院)接受介入治疗的肝脏疾病患者资料。筛选术后随访证实的胆汁瘤患者,总结胆汁瘤的分类和治疗。结果共筛选出43例胆汁瘤患者,其中14例需要治疗,男性9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1(29~85)岁。根据治疗方法和部位不同将胆汁瘤分为:肝外胆汁瘤(2例),行经皮胆道引流术;单纯性胆汁瘤(10例),行经皮胆汁瘤引流术;感染性胆汁瘤(2例),同时行经皮胆道引流术及经皮胆汁瘤引流术。结论胆汁瘤是肝脏疾病介入治疗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将其分类指导治疗,以期提高疗效。

  • 标签: 胆汁瘤 介入治疗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RECO脑血流恢复装置(RECO支架)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对照试验设计,将7家医院卒中中心自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36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分成试验组(RECO支架取栓,67例)和对照组(Solitaire支架取栓,69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其中主要疗效终点为术后闭塞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2级],次要疗效终点为预后良好(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穿刺至主要疗效终点时间或血管未成功再通者的手术结束时间、术后90 d内死亡;安全性终点为任何与器械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术后24 h内严重不良事件。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术后闭塞血管成功再通率(91.0% vs. 8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率(62.7% vs. 46.4%)、穿刺至主要疗效终点时间或血管未成功再通者的手术结束时间[(85.4±47.0) min vs. (89.9±53.3) min]、术后90 d内死亡率(13.4% vs. 23.2%)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中均没有发生任何与器械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并且2组间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1.5% vs. 7.4%)、术后24 h内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死亡(1.5% vs. 1.4%)、脑疝(4.5% vs. 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RECO支架是一款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有效安全的机械取栓装置。

  • 标签: RECO支架 机械取栓装置 颅内大血管闭塞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其相关严重感染的发生风险。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等英文数据库中,关于来那度胺治疗MM的疗效及其相关严重感染发生风险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其中研究组采用来那度胺或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地塞米松或安慰剂+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由2位研究者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将纳入文献通过改良后Jadad量表进行RCT质量评价。使用R3.3.1软件对来那度胺治疗MM的无病生存(PFS)期、总体生存(OS)期、严重感染发生率、呼吸道严重感染发生率、严重感染相对危险度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文献筛选,共计纳入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7篇RCT文献。共计纳入4 007例MM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为2 117例,对照组患者为1 890例。7篇文献均为高质量RCT。Meta分析结果示:①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3年PFS期显著延长(HR=0.54,95%CI:0.36~0.82, P=0.004),而3年OS期无明显受益(HR=0.84,95%CI:0.62~1.14, P=0.262)。②接受来那度胺治疗的MM患者严重感染率为6.67%~21.47%,总体发生率为14.01%(95%CI:11.01%~17.02%),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46%(95%CI:27%~6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来那度胺治疗MM患者相关严重感染发生风险增高(RR=1.92, 95%CI:1.59~2.33, P<0.000 1)。结论来那度胺虽可使MM患者PFS期获益,但其对患者OS期无明显改善,并且所致的严重感染发生风险较高,尤其是呼吸道严重感染。在MM患者接受来那度胺治疗过程中,应对感染进行密切监测,以期实现来那度胺的优化治疗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来那度胺 感染 呼吸道感染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