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行唤醒调节能力训练的有效性。方法将35名飞行按照入院疗养顺序分为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所有受试者完成同一项模拟飞行任务。试验组在任务过程中采用唤醒调节能力训练方法进行自我调节,对照组采用深呼吸放松方法进行自我调节。比较两组受试者模拟飞行任务前后的生理、心理指标,主观量表得分以及模拟飞行成绩,分析唤醒调节能力训练的效果。结果①模拟飞行任务过程中,试验组受试者脑电α波波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Z=2.36、2.16、1.96,P=0.008、0.015、0.025)。②心境状态量表:试验组受试者任务后紧张、精力得分高于任务前(t=2.32、2.66,P=0.033、0.017);任务前紧张、慌乱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20、2.23,P=0.042、0.032),任务后疲劳、情绪状态的总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27、2.39,P=0.035、0.023)。唤醒程度自评得分:试验组受试者任务后显著高于对照组(t=2.16,P=0.040)。③试验组受试者模拟飞行任务中的四重任务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P=0.043)。结论通过日常的唤醒调节能力训练,有助于飞行获得并记住以往飞行时的“最佳状态”,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将飞行操作能力提升到最佳水平。

  • 标签: 心理学试验 脑电描记术 唤醒调节 飞行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的心率变异性评价指标,为军事飞行人员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效果评定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98名军事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采集飞行人员三阶段式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前后的心电信号,计算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0.1Hz指数(ratio of 0.1Hz power,R);将个体训练前后的R值分别标记为R1和R2,计算其差值(difference value,D;D=R2-R1)。探讨将R2与D值作为训练效果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并制定评价常模标准。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个体的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水平在整个飞行人员群体中所处的位置,使用Z分数对R2与D值的原始分进行转换,并制定评价标准。结果飞行人员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后的R值(R2=0.473±0.248)较训练前(R1=0.197±0.092)显著增高(t=10.59,P<0.001),且在训练前R值较低的个体更易获得较大的增高趋势。结论0.1Hz指数适用于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效果评价。飞行人员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效果评价应综合考虑R2和D指标的等级评价结果。

  • 标签: 自主神经通路 心率 评价研究 军事飞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