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作者: 李亚琼 刘瑞青 刘露文 张椰 吴玥瑾 段少博 常志扬 张连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1
  • 出处:《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 450003;河南省超声分子影像与纳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郑州 450003,河南省超声分子影像与纳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郑州 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综合介入科 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 450003,河南省超声分子影像与纳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郑州 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 450003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以嵌段聚合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EG-PCL)为外壳、全氟戊烷(PFP)为核心的超声响应型纳米液滴,探讨机械指数(MI)对纳米液滴超声造影成像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透析法制备PEG-PCL胶束,然后将胶束与PFP混合后超声乳化制备纳米液滴。测定纳米液滴的粒径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考察其在25 ℃和37 ℃下储存后的稳定性。应用超声诊断仪观察不同MI下纳米液滴的体外造影成像特性。结果纳米液滴的粒径为(356.6±5.6)nm,zeta电位为-(7.30±0.14)mV,透射电镜下纳米液滴接近球形,有清晰的核壳结构。于25 ℃或37 ℃放置一段时间后,纳米液滴平均粒径变大,且分散度增加。体外造影成像结果显示37 ℃下纳米液滴在MI≥0.4时可产生回声增强,且MI越大,回声越强。结论纳米液滴的造影成像特性与所采用的MI紧密相关,较高的MI可以使更多的纳米液滴发生相转变,产生较强的回声。此研究可以为纳米液滴在超声诊断及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纳米液滴 机械指数 相转变 造影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