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我幼年的父子关系,就好像《爸爸去哪儿》里我和Jasper的关系,放大了10倍以上吧。

  • 标签: 陈小春 父亲 父子关系
  • 简介:摘要:快速康复理念是指在强调尽早恢复身体功能的基础上,集医、护、康复等多学科优势,通过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本研究针对内固定手术后的骨折患者,探讨应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护理的价值。通过随机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其中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另一组进行快速康复理念护理。结果显示,经过快速康复理念护理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疼痛指数、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且康复质量更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临床认可快速康复理念对于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价值。本研究结果为快速康复理念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骨折内固定 快速康复理念 护理价值 康复质量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有机磷中毒患者急诊护理中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自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按照其接受临床护理干预手段的不同对其进行随机、平均的分组,每组患者的数量保持在25例,将应用常规护理的25例患者纳入至对照组中,剩余25例患者均全部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之后由组委会专职人员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得知: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研究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上述两项数据的比较在临床上被赋予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加快患者的预后康复,帮助其恢复如初,须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心理护理,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还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有机磷中毒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终护理路径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安宁疗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接收的72例进入安宁疗护阶段的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利用《医学统计学(第四版)》中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症状管理、心理护理、情绪引导、临终关怀等),研究组以临终护理路径为基础实施安宁疗护[包括创建临终护理路径小组、临终护理路径流程和实施方案(身体管理、心理护理、家庭及社会支持)]。采用McGill生存质量量表(MQOL)比较两组生存质量;采用临终护理质量量表比较两组临终阶段护理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生理评分和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个人生存评分和社会支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终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临终护理路径为基础实施安宁疗护可改善进入安宁疗护阶段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临终关怀,是一种彰显人本理念的护理模式。

  • 标签: []临终护理 安宁疗护 临终关怀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度、自我管理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控制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82%(P<0.05);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率和自我管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6%,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6%,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过程中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糖尿病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癌痛规范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疼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样本为老年肿瘤疼痛患者,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共计6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癌痛规范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疼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干预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不良情绪评价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价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癌痛规范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疼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包括统一和标准化护理、个体化护理、优化镇痛效果、综合辅助治疗、教育和支持以及促进研究和知识推广等方面,有助于提高老年肿瘤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疼痛管理效果。

  • 标签: 癌痛规范化护理模式 老年肿瘤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及价值体会。方法:入选72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主要于2020年5月-2022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性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指标:术中指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中耗时及失血量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的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优质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后,利于减少手术失血及耗时,促进术后胃肠道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护理配合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术中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NP-array)技术在胎儿侧脑室增宽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定期产前检查时,超声筛查提示胎儿侧脑室增宽的433例中、晚孕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孕妇年龄为19~45岁,孕龄为16+6~37+6孕周,其中,中孕期为135例(31.2%),晚孕期为298例(68.8%)。回顾性分析433例孕妇的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及SNP-array检测结果。本研究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医研伦快审(2019)第(3-21)号],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135例行羊膜腔穿刺术产前诊断的中孕期孕妇中,检出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为22例,异常检出率为16.3%(22/135)。298例行脐静脉穿刺术产前诊断的晚孕期孕妇中,检出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为17例,异常检出率为5.7%(17/298)。②135例中孕期孕妇羊水样本中,SNP-array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为28例,异常检出率为20.7%(28/135)。298例晚孕期孕妇脐血样本中,SNP-array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为37例,异常检出率为12.4%(37/298)。SNP-array检出的65例胎儿染色体异常孕妇中,39例(60.0%)为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者,而26例(40.0%)为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正常者。这26例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正常、SNP-array检测结果异常孕妇中,其胎儿发生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s)者为11例(7例染色体微缺失、1例染色体微重复、3例染色体微缺失合并微重复);胎儿发生疑似致病性CNVs者为1例(染色体微缺失);胎儿发生临床意义不明CNVs者为14例(5例染色体微缺失、4例染色体微重复、5例为1条或多条染色体间杂合性缺失)。结论对产前超声筛查提示胎儿侧脑室增宽的中、晚孕期孕妇,进行SNP-array检测,有助于发现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无法检出的胎儿染色体亚显微结构异常。

  • 标签: 侧脑室 XYY染色体核型 多态性,单核苷酸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 超声检查,产前 产前诊断 羊膜腔穿刺术 胎儿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