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以"腹胀、纵隔"为特点的动脉-门静脉瘘患者,其因肝门部动脉-门静脉瘘导致门静脉高压,在长期门静脉高压作用下,食管周围曲张静脉发生慢性出血、局部破裂、机化,逐渐形成包裹性肿块,经先后2次经腹腔动脉栓塞术成功完成血管封堵治疗。

  • 标签: 动静脉瘘 纵隔肿物 食管静脉曲张 介入栓塞
  • 作者: 肖慧娟 叶青 张明 齐玉梅 韩涛 王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300170;南开大学附属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营养科 300170 ,南开大学附属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消化(肝病)科 300170 ,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300170;南开大学附属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消化(肝病)科 300170;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 300170;天津市人工细胞重点实验室 30017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肉减少症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及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肝硬化住院患者199例,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人体测量、血生物化学检查,根据体成分分析测得的四肢骨骼肌含量计算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将患者分为肌肉减少症组和无肌肉减少症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筛选影响肌肉减少症发生的因素;随访48个月,比较两组生存、并发症发生情况。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肌肉减少症在肝硬化中的发生率为36.7%,在并发肝性脑病患者中最为多见(62.5%),其次是并发腹/胸水患者(37.6%)。有营养风险者肌肉减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者(P < 0.05),即使无营养风险者也有14.8%合并肌肉减少症。肌肉减少症组体质量指数(BMI)、上臂肌围、身体细胞量低于无肌肉减少症组(P < 0.05),浮肿指数(ECW/TBW)高于后者(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并发症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合并肌肉减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P < 0.05)。随访期间肌肉减少症组病死率高于无肌肉减少症者(P < 0.05),反复腹/胸水、肝性脑病、感染的发生率亦明显升高(P < 0.05)。结论肌肉减少症是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表现之一,使患者病死率、发生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升高,对临床结局产生不良影响。老年、男性患者、BMI越低、并发肝性脑病,肌肉减少症发生风险越高。

  • 标签: 肝硬化 肌肉减少症 骨骼肌质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