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肾结石手术治疗患者 200例进行临床分析,观察 ESWL和开放性肾结石手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 2010年 1月至 2015年 1月期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 200例,随机的分成两组,及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0例,对照组采用 ESWL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 100例患者则是采用开放性肾结石手术治疗肾结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 100例患者中结石全部取出的患者有 95例,有残留碎石的患者 5例。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有并发症的患者 4例。对照组 100例患者中结石全部取出的患者有 56例,有残留碎石的患者 44例。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有并发症的患者 14例。结论:采用开放性肾结石手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好,见效快,副作用小、适合推广到临床使用。

  • 标签: [ ] 肾结石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选取80例,均于2023.01-2023.12参与研究,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 手术室护理安全合格率,观察组更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患者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细节护理的价值显著,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安全 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婴儿二尖瓣病变的手术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40例婴儿二尖瓣病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2例,女78例,体质量(6.4±1.4)kg,年龄(196.6±80.1)天,其中中度以上二尖瓣关闭不全131例,二尖瓣狭窄9例。CarpentierⅠ型48例,Ⅱ型45例,Ⅲ型47例。记录围手术期及随访相关临床资料,分析二尖瓣成形手术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40例患儿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二尖瓣修复术,同期修复合并心脏畸形。体外循环(79.1±41.9)min,主动脉阻断(46.8±20.0)min,早期死亡7例(5%)。术后监护室滞留(5.6±4.8)天,呼吸机辅助呼吸(74.2±149.8)h,术后二尖瓣轻度反流48例,轻-中度反流53例,中度反流32例,中-重度反流6例,重度反流1例,术后无二尖瓣狭窄。随访6~126个月,远期死亡3例,再手术11例,5年免于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率81.2%。针对术后死亡或出现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的多因素危险因素分析,长时间体外循环以及术后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为其相关危险因素。结论二尖瓣成形手术能有效改善婴儿二尖瓣反流及狭窄问题,体外循环时间短、术中取得较好的瓣膜成形效果的患儿预后较好。对Carpentier Ⅰ型的患儿,仅行二尖瓣瓣环环缩可取得较好的成形效果,而对Ⅱ型及Ⅲ型,应因材施治,处理瓣膜各层次存在的问题,并附加瓣环环缩术。

  • 标签: 婴儿 二尖瓣疾病 二尖瓣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的实施对于骨科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快速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伤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骨科的骨折患者通过快速康复护理实施护理干预可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可以使患者骨折恢复的时间大大的减少,对减轻因骨折产生的疼痛和负面心理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干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整体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对人产生的影响,这就能使患者更好的认可护理,提升了满意的程度,值得推荐。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骨科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缓和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和管理老年人骨伤的影响。该方法侧重于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接受矫形医院治疗的120名老年病人,这些病人按照使用定期护理的群体间基线数据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并采用虚伪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比较发病率因此,观察组术后超活跃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各组间的比较差异在统计上有显着性(p < 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前睡眠质量差,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睡眠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姑息治疗干预措施适用于老年创伤性骨伤患者的护理,可降低术后异常风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大大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老年骨科 创伤 谵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所接收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儿早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综合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 患儿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并接受外科主动脉瓣成形术和内科球囊扩张术的患儿临床资料。记录并比较患儿术前资料、术中资料、近远期瓣膜功能,Kaplan-Meier分析近远期生存率和免于再手术率,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116例接受外科瓣叶成形术(surgical aortic valvuloplasty,SAV),64例接受内科球囊扩张术(balloon dilation,BD)。两组患儿术前年龄、体质量、跨瓣峰值压差、主动脉瓣反流、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Z值和主动脉瓣瓣环直径Z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AV组术后下降的跨瓣峰值压差和远期免于再手术率均优于BD组。随访SAV组(5.2±3.1)年,BD组(4.5±2.1)年。10年生存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51),10年免于再手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V组59.6%,BD组49.7%,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球囊扩张是再手术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SAV和BD均能有效地解除梗阻并保证生存率。SAV术后跨瓣峰值压差的降低和远期免于再手术率均优于BD。BD后再手术风险显著增加。

  • 标签: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 外科瓣叶成形术 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5年 9月 -2017年 9月我院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8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本研究 89例患者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总有效率 95.51%,并发症发生率 2.2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护理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methods of minimally invasive evacuation of intracranial hematoma for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89 cases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our hospital in September, -2017 September 2015, to treat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measure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in this study, 89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minimally invasive evacuation of intracranial hematoma and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51%,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2.25%. Conclusion: minimally invasive removal of intracranial hematoma with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s low, and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s fast.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study and discuss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及婴儿期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室间隔缺损(interrupted aortic arch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IAA/VSD)的外科治疗策略和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新生儿及婴儿期手术的123例IAA/VSD患儿的临床资料。中位手术年龄48天,其中新生儿44例(36%)。122例(99%)患儿行标准主动脉弓重建+VSD修补术,1例(1%)新生儿行分期Yasui手术。利用决策树模型分析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6例(13%)。体外循环>135 min、新生儿期接受手术手术早于2016年的患儿死亡比例高。术后随访1~10年,中位随访时间为3.5年。术后半年、1年、5年免于发生主动脉弓残余梗阻率分别为75%、72%和72%,免于发生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率分别为91%、83%和73%。术后17例患儿接受了21例次再手术。分期Yasui手术的患儿随访过程中无残余梗阻发生。结论新生儿、婴儿期IAA/VSD术后的早期效果满意。但是标准主动脉弓重建术后主动脉弓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发生率高,需要多次再手术解除梗阻。

  • 标签: 主动脉弓中断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弓梗阻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