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探讨失眠障碍患者大脑半球间同伦功能连通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的失眠障碍患者54例为病例组,男16例、女38例,年龄(42±12)岁。招募健康志愿者56名为健康对照组,男21名、女35名,年龄(38±11)岁。病例组行多导睡眠监测,所有受试者行神经心理量表评估和rs-fMRI扫描。计算基于体素的镜像同伦连接(VMHC)和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统计比较两组的组间差异,与失眠病程、神经心理量表和多导睡眠监测行相关分析,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s-fMRI各参数对失眠障碍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双侧颞中回VMHC低于健康对照组(t=-4.276,P<0.05)。左侧颞中回与右侧丘脑/中扣带回、左侧丘脑、右侧小脑小叶Ⅳ~Ⅴ及左侧小脑小叶Ⅷ(t=4.719、5.297、6.044、4.129,均P<0.05)间的功能连接增强,与对侧颞中回(t=-4.139,P<0.05)间功能连接减弱。病例组颞中回的VMHC值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r=0.288,P=0.035)、蒙特利尔认知评分(r=0.283,P=0.038)呈显著正相关;左侧颞中回与右侧小脑小叶Ⅳ~Ⅴ间功能连接与睡眠潜伏期呈正相关(r=0.302,P=0.027)。左侧颞中回与右侧丘脑/中扣带回间的功能连接对失眠障碍的诊断效能最高,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结论失眠障碍患者存在半球间信息交流和整合障碍,双侧颞中回的半球间协同性受损及其与多个脑区间的功能连接异常可能是其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神经病理机制及神经影像学生物标记。

  • 标签: 入睡和睡眠障碍 磁共振成像 脑损害 慢性
  • 简介:摘要本研究基于态功能磁共振分析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比率低频振幅及基于种子点功能连接改变,发现患者右侧楔前叶比率低频振幅减低,与右侧颞中回间功能连接增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脑损害的潜在神经影像学生物标记。

  • 标签: 糖尿病,2型 磁共振成像 认知障碍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态磁共振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技术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全脑网络节点中心性的异常改变。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39例首诊未治疗的OSA患者和52例健康对照行MRI头颅扫描及认知心理量表评估。比较组间全脑DC值差异,并分析DC差异脑区与认知心理量表评分及临床资料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SA患者右侧楔前叶、左内侧额上回DC值显著减低,右侧海马旁回DC值显著增高(高斯随机场多重比较校正,单个体素P<0.001,簇大小P<0.05)。左内侧额上回DC值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评分(r=0.326,P=0.043)呈正相关;右侧海马旁回DC值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总分(r=-0.361,P=0.024)、MoCA记忆评分(r=-0.333,P=0.039)均呈负相关。结论OSA患者在默认网络核心脑区及海马旁回的态DC异常,这种异常主要与认知记忆功能相关,可能是OSA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重要神经影像生物学标记。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磁共振成像 度中心度 认知功能障碍 情绪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比率低频振幅(fALFF)值分析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T2DD)患者的脑自发神经活动的异常模式,明确T2DD患者脑损害的神经影像学特征。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自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5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52例T2DD患者进入研究,另设同期57例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HC)组。收集3组被试临床资料、精神心理量表评分、rs-fMRI扫描结果等资料;计算3组被试全脑fALFF值并比较不同脑区fALFF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fALFF值与临床变量及精神心理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被试双侧楔前叶fALF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组相比,T2DD与T2DM组双侧楔前叶fALFF值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D组fALFF值较T2DM组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2DD组、T2DM组患者fALFF值与临床资料及精神心理量表评分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双侧楔前叶脑自发神经活动异常可能是T2DD患者脑损害的重要神经影像学标记。

  • 标签: 糖尿病,2型 磁共振成像 脑损伤,慢性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