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近年来,气虚便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长期便秘不仅能引起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失眠等全身症状,还能诱发和加重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 气虚便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根据人体的生理特征,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气虚便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 标签: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气虚型便秘 临床研究的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定量CT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苏北人民医院治疗的2糖尿病患者220例,研究对象同时接受双能X线吸收定量法(DXA)和定量CT两种方法分别检测腰椎骨密度和体积骨密度,根据DXA测量的椎体骨密度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比较2组性别、年龄、病程、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C肽(FCP)及餐后2 h C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碱性磷酸酶、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TH)、Ⅰ胶原羧基末端肽(CTx)、血清骨钙素(N-MID)、Ⅰ胶原氨基末端肽(TP1NP)、维生素D、肌酐等指标的差异并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2糖尿病患者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较男性高(46.4% vs 29.3%;χ2=8.319,P=0.012);骨质疏松组年龄、病程、HbA1c、PTH、CTx较非骨质疏松组高(P<0.05),骨质疏松组BMI、N-MID、TP1NP、维生素D较非骨质疏松组低(P<0.05);CTx与2hPG呈负相关(r=-0.165,P<0.05);TP1NP与FPG(r=-0.224)、2hPG(r=-0.191)呈负相关(P<0.05);N-MID与FPG(r=-0.280)、2hPG(r=-0.183)、三酰甘油(r=-0.293)、HbA1c(r=-0.238)呈负相关(P<0.05);维生素D与病程(r=-0.224)呈负相关,与BMI(r=0.167)呈正相关(P<0.05)。2糖尿病患者腰椎骨密度与年龄(r=-0.371)、HbA1c(r=-0.173)、病程(r=-0.230)呈负相关(P<0.05),与BMI呈正相关(r=0.231,P<0.05)。2糖尿病患者腰椎骨密度与年龄、病程、BMI、HbA1c、PTH、CTx有线性回归关系;定量CT与DXA检测方法相比,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0.3%,定量CT诊出率较DXA高(P<0.05)。结论(1)糖代谢和骨代谢有相关关系,血糖控制不佳,骨形成减少;(2)女性、高龄、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险因素,BMI在一定范围适度增加为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3)年龄、HbA1c、病程、PTH、CTx、BMI对腰椎骨密度的影响依次增大;(4)定量CT对2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骨质疏松 骨转换指标 定量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分析护理肝郁脾虚胃脘痛中应用艾灸治疗、情志调护结合的实际护理价值与疗效结果。方法:选取我院 在 2018年 7月至 2020年 4月期间 的患者 ,从中抽选总计127例肝郁脾虚胃脘痛患者,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含 64例患者,将其命名为 Z组,一组含 63例患者将其命名为 X组,对 Z组患者在治疗中以西药进行治疗,护理工作以常规护理措施为主, X组患者在治疗中以艾灸治疗开展治疗,护理工作以情志调护护理措施为主,在最后统计两组患者各自的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从最终疗效状况中可以显然看到,Z组患者的疗效恢复率为 73.44%( 47/64), X组患者的疗效恢复率为 96.83%( 61/63),在疗效恢复状况对比中差异明显, P值 =0.0228.其中的统计学意义具备成立条件。 结论:在治疗肝郁脾虚胃脘痛之际,应用艾灸治疗配合 情志调护措施,可显著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干预质量,对于促进患者健康恢复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治疗护理方案可在临床治疗肝郁脾虚胃脘痛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肝郁脾虚型 艾灸治疗 护理干预 情志调护措施 胃脘痛治疗